首页>专题>万众一心战疫必胜>战疫日记 战疫日记
战“疫”日记:不轻易放弃任何有利于患者病情改善的机会
武汉第二十天(2月13日):
今天上白班,已经做好了忙碌一天的心理准备。早上交班,得知我们重症一组昨天收治了两个从外院转来的危重病人,分别住在18、19床,因病情太重,一来就做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但是生命体征依然不稳,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最近一段时间气管插管的病人比较多,而且有增多的趋势,上海中山医院的蒋进军主任根据国外文献报道和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针对此类患者,如果呼吸衰竭不能纠正,可以尝试从仰卧位改为俯卧位,能够改善一部分患者的病情。
医疗组副组长、上海瑞金医院的陈荣昌教授同意这个观点,但是这时护士长提出问题,18床患者体格很大,体重至少有200斤,他一个人躺下去就占满了一张病床,如果要把这个病人翻过来俯卧位,护士们力气有限,根本搬不动。陈荣昌教授语重心长地对护士长说,患者改为俯卧位,不一定能够改善病情,但是我们至少要尝试一下,不能轻易放弃任何有利于患者病情改善的机会,任何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我们就是要克服困难,给患者创造生的希望,至于护士力气小,这个问题不大,可以由我们医生帮忙,我们几个男医生当即表示同意。
交班结束,进隔离病房之前先梳理一下本组患者的医嘱和各项检查结果,为查房做准备。更换防护服,跟随陈德昌教授进隔离病房日常查房。护士长也紧随其后,跟着我们进了隔离病房,准备和我们一起给患者调整体位。进了隔离病房,先查看病情相对比较轻的患者,其中两个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症状缓解,病情改善明显,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也已经转为阴性,呼吸机的各项参数已经调到了最低值,可以撤机,改为鼻导管高流量湿化氧疗。看到病人治疗有效,我们信心倍增。
最后来到18床那个体重200斤的气管插管病人床边,由陈德昌教授指导,我们几个医生、护士长以及床位护士一起使劲总算帮患者翻转了身体,改为俯卧位。患者体格大,一两个小护士确实搬不动。从隔离病房出来,继续日常工作。始终对18、19床这两个危重患者放心不下。不知不觉忙到了中午12点,突然护士呼叫,19床患者心跳骤停了。唉,最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我立即下达医嘱,给患者静脉推注肾上腺素、阿托品、胸外心脏按压,心跳没有恢复,再次静脉推注肾上腺素、阿托品,继续胸外心脏按压,心跳还是为零,经过半个小时的积极抢救,患者最终抢救无效宣告临床死亡。
按照规定,先是电话告知医务科,网上填报死亡传报卡,然后电话通知殡仪馆和患者家属,最后是填写死亡证明。办理死亡手续很繁琐,要填写很多文件,还要面对家属失去亲人的痛苦,我的心情也很沉重,一方面是对一条生命的结束感到惋惜,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无奈。送走19床,还剩18床,不知道俯卧位到底能不能有效改善病情,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
下午4点,复查18床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提示情况不妙,在熊教授的指导下,通过视频连线床位护士调整了呼吸机参数,同时加强抗感染治疗。仅仅过了1个小时,护士紧急呼叫,18床患者心率下降,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马上下达医嘱,再次调整呼吸机参数,给予补液升压等积极抢救,患者血压止跌回升,但是血氧饱和度没有升到90%,依然处于危险当中,我马上给患者家属打电话告知病情危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希望家属做好思想准备。
到晚上6点,夜班医生来接班,18床患者还是没有脱离危险,看来夜班的小伙伴们要费心了。换好衣服离开医院,我默默祝愿患者今晚能够平稳度过,也祝愿夜班医生能够有时间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作者:农工党员、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博士郑永华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患者 病情 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