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万众一心战疫必胜>委员在疫线 委员在疫线
“我在一线交委员作业”
——河南漯河市政协常委李耀军的抗疫故事
人民政协网河南2月14日电(刘勇 庞振亚 记者 王有强)“在隔离病区参与救治患者30余人次,治疗康复3名,在医患微信群众推送信息600余条,线上线下答复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向市政协提交社情民意信息2条、意见建议3条。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的履职情况,请组织查收。”2月14日13时,河南省漯河市政协常委、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李耀军在该市隔离病区,利用午饭后的一点闲暇时间,登陆市政协委员履职量化管理系统,提交了他近段时间的委员作业。
“这是我作为一名医卫界政协委员责无旁贷的职责。”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漯河市呼吸与危重症专业的权威,先后担任过漯河市抗击“非典”、 H1N1、H7N9、手足口病等重大疾病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的李耀军没有退缩,再次“披挂上阵”,担任疫情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带领医务人员组成救护队冲锋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
“战斗将在深夜打响,晚上10点,开始接收病人。”1月27日夜里,进驻隔离病区不久的他们,随着李耀军的简短动员,便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
“刚刚把接收的3个确诊病人安置好,凌晨2点又转入2人,一晚上接收5人。”随着工作量的不断增加,救护队员压力倍增。
“准备好床铺和救治器材,医护人员立即就位。”压力和危险面前,李耀军没有慌张,他一边带领救护队员熟悉情况,一边有条不紊地发出指令。在他的指挥下,很快5名患者得到了妥善处置。
凌晨5点多,忙碌一晚的李耀军,打开办公室的行军床,简单休息一下,早上7点半,他便主持会诊,精神抖擞地研究制定救治方案。
“大家有哪些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白天,李耀军组织召开例会,听取工作汇报,及时调整相关方案,现场逐一解决存在的问题。夜里,他还要做一天的工作分析汇总、协调有关保障问题……每天工作达16个小时。
“令我最难忘的是2月4日救治的一名重病患者。”李耀军说,“一患者病情突然加重,生命垂危。”这天凌晨4点,刚躺下不久,突然接到值班医生的报告,他二话没说,立即叫醒全体救护队员紧急赶往隔离病区。分析原因、调整治疗方案,经过紧急救治,患者病情稳定了。
然而,2月5日下午5点患者病情再次加重,李耀军带领救护队再一次分析病情,并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患者病情趋于稳定,他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隔离病区,已是深夜11点。2月6日凌晨5点患者病情又一次复发,李耀军又一次紧急赶往隔离病区……经过两天两夜紧张有序地抢救,终于把病人从死神的身边一步一步地拉了回来。
“不要恐慌,医护人员在身旁……”李耀军在他组建的“我们与您同在”的医患微信群里发送消息,给病人精心定制了“心灵鸡汤”。如今,这个微信群不仅成为大家联系的纽带,而且还成了沟通聊天、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增进共识的平台,增强了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
除了在微信群里同大家进行交流外,李耀军还在医院成立的“互联网线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咨询专家团”上免费为广大民众提供在线咨询服务。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超过1000名群众咨询新冠肺炎相关问题。
“建议在有条件的医院建立感染性疾病收治楼,专门收治感染的病人,避免交叉感染。”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李耀军在履行好本职的同时,积极响应市政协的倡议,把他对这次的疫情引发的思考及诊治过程中收集到的情况,整理成社情民意信息和意见建议报送到市政协。
2月10日,漯河中心医院、市传染病医院隔离病区医护人员实行换岗交接,李耀军再次选择了“美丽逆行”,在抗疫第一线,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继续履行着他的职责……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