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万众一心战疫必胜>委员在疫线 委员在疫线
“复工号”上的特殊“服务员”
人民政协网浙江2月24日电(记者 鲍蔓华 通讯员 朱水建) 2月20日,在G4325贵州毕节开往浙江嘉兴南站的专列上,有一位特殊的服务员,在给乘客发放快餐,时不时还叮嘱:“大家辛苦了,一定要吃饱,休息好,养足精神啊”。他便是海宁市政协党组成员吴关佳,这些乘客正是贵州来海宁务工的新海宁人。
为进一步满足企业复工的用工需求,同时降低返程运输的疫情传播风险,海宁市对疫情相对平稳、来海宁就业人员集中的贵州省毕节市申请开行外地务工人员定制专列,这是继云南昭通复工返程专列后的第二趟返程定制专列,吴关佳是此次贵州毕节行的海宁市带队领导。
2月16日早上6点52分出发赴贵州毕节,2月20日中午11点06分从毕节市站始发,历经了4天的时间,载着756名新海宁人的G4325次专列历时10个小时,跨越近2000公里,于当日晚上9点08分到达嘉兴南站后由专车将这些新海宁人接送至全市192家企业。
说起这次行程,吴关佳感慨道:“虽然前期我们的经信、人社、交通等部门已做了大量工作,但毕节市外的100多名务工人员我们还是花了大量精力进行引导和联系,由于最远的威宁县到毕节市需要将近6个小时的车程,如何按时将他们顺利接出来坐上返程专列,我们与当地交通部门等进行了多次沟通和反复衔接。”
通过一次次与当地政府部门对接,一遍遍核对人员名单,一次次与务工人员确认出发时间,终于在预定时间将756名新海宁人接上了“复工号”。
从上车到下车,这些复工人员享受到了全程“定制服务”,高铁车费全部由政府和企业承担,途中有专人服务,有免费商务餐,还有温暖的短信提醒,下车后更有大巴接回各自的“家”。
“回来了很高兴!车上工作人员服务很到位很好,给我们提供盒饭,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人来消毒”。在海昌街道某袜厂工作的申开亚说,自己在车上的10个小时过得很舒适。
而她不知道的是,这些服务员里,不仅有海宁市的带队领导吴关佳,还有许多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同样为他们提供着保姆式的服务,海宁市政协委员、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杨雪平就是其中一位,他是此次市人社局派往贵州毕节负责与毕节人社部门对接的负责人。
杨雪平说:“在这个特殊时期,抓好企业开复工,为企业赢得人力资源支撑,是我们的工作职责,更是促进海宁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
“这次到毕节我们接来的新海宁人还不够多,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用工需求。”2月24日一早,吴关佳带着相关部门、开发区的人员和10余家企业的负责人又一次踏上了赶往贵州毕节的行程,这次他们将带上海宁助推企业加快引进员工的好政策赴毕节为海宁企业招纳新工,帮助企业加快员工引进,助力海宁经济发展。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