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产业致富忙 法治添保障
法治头条·法治保障脱贫攻坚②:产业致富忙 法治添保障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在产业扶贫过程中,明确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地位,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消除身份尴尬、充分融入市场提供了法律依据;法律服务深入乡村,针对土地流转、商标权保护等问题,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法治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营造了良好环境。
用法治规范抓脱贫,用法治方法促脱贫,不断筑牢脱贫攻坚的法治保障,让脱贫攻坚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编 者
一张“身份证”
引资兴业奔小康
本报记者 倪 弋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安溪畲族乡安溪村的一处雪梨园内,梨花盛开如雪。“可算给盼来了!有了这个项目,我们‘云和雪梨’的名头肯定越来越响。”让安溪村党总支书记洪广平如此高兴的是,“千亩雪梨基地”农旅融合项目终于启动了土地流转工作,这项占地1400余亩、总投资1.5亿元的项目将成为村里脱贫致富的新门路。
安溪畲族乡是云和雪梨的主产区,全乡种植雪梨2000多亩,是当地主导产业之一。但多年来,当地梨农“各自为战”的现象比较普遍,难以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
2014年,洪广平带领村民成立了安溪村(原上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民主管理,将量化到村民个人的集体资产(资源)股权作为享受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的依据,但所有权仍属村集体所有。
这样一改革,大大提升了村里雪梨产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程度。同时,股东们还能以股权证为抵押,通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县担保公司共同担保,申请办理股权抵押贷款。小小一张“股权证”竟然能换来真金白银,有想法、有能力的村民们纷纷加入。一时间,村里种植规模扩大了,村民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
日子越过越美,不过合作社的发展也渐渐遇到了瓶颈。“我们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到底是什么性质?要不要去登记?以什么身份搞经营?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洪广平说,他曾经联系过好几家企业前来投资参股,都谈到签合同阶段了,可对方一看是合作社,闹不明白算不算法人,签的合同有没有法律效力,很快就打了退堂鼓。
“不只是签合同,我们去缴税,人家说只能列为‘其他类’,连发票都开不了。说到底,就是没有‘身份证’,市场不认。”洪广平说。这件烦心事,洪广平解决不了,但转机很快就来了。
201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民法总则明确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地位,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消除身份尴尬提供了法律依据。2018年11月,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管理系统上线启用,登记赋码及换证工作正式展开。2019年6月,洪广平终于领到了期盼已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
“有了这张‘身份证’,合作社就能对外办理账户、签订合同、开发票了。”洪广平说,这张N打头代码的证书打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市场、税务、金融等多个部门间的身份认同,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扫清了障碍。
“法治的不断完善让农民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保障更有力了。”安溪畲族乡党委书记何子儋说,如今的安溪乡,各村都在引资兴业、投资创业,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奔小康的特色之路。
一纸合同书
村民日子更红火
本报记者 李 纵
前不久,广西桂平市社坡镇金福村第一书记杨波和村干部到贫困户家慰问,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陈连梅家时,陈连梅端茶倒水,热情招呼杨波一行。
“别看陈姐现在对我们乐呵呵,就在去年这个时节,看我们过来了,怕是要撵我们出去哦!”杨波笑着说。
金福村是广西司法厅的定点帮扶村。2018年,司法厅干部杨波被派驻到金福村担任第一书记。为改变金福村特色产业薄弱的局面,2019年初,村里计划启用司法厅的帮扶资金,租用本村土地发展辣椒种植项目,计划流转土地117亩,涉及58户村民。
可没想到,这件事却遭到了村民普遍反对,村里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商讨土地流转都没有结果。陈连梅就是反对最坚决的人之一。2018年丈夫因病离世,儿子和儿媳都去了广东打工,60多岁的陈连梅一人在家照顾孙子孙女,“我家就那么两亩地,是我的命根子。”
“我们走访调查后发现,有些村民不了解土地流转政策,以为签了合同土地就不是自己的了。”杨波说,以前,金福村村民法治意识普遍较弱,村民外出做生意时,因为不懂法律吃过不少亏,“他们担心如果土地一流转,就会失去土地经营承包权。”经过商议,杨波和村干部决定有针对性地对不理解流转的贫困户做好政策宣传。“我们给陈姐讲解法律政策,打消她的疑虑。”杨波说。
与此同时,杨波在村里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张贴普法宣传画、宣传标语,还为村里请来一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给村民解答做生意时遇见的法律问题,邀请大家主动咨询,随时为村民答疑解惑。时间一长,村里的法治氛围渐渐浓厚,村民的法治意识也慢慢提高。
“那段时间,说得最多的就是土地流转问题。我向村民们解释相关法律规定,详细说明要依法规范自愿流程,签了合同只是出租经营权,并不代表转让土地承包权。土地还是大家的。”时任金福村的法律顾问谭皓文说,“我还帮很多村民处理过类似讨薪纠纷这样的法律问题,大家也对法律顾问越来越信任。”
“有法律保护我就干。”陈连梅第一个站出来签署了租赁合同。2019年4月底,金福村村民合作社与金福村白土冲屯58户村民签订土地租赁合同,正式流转土地117亩。7月中旬,产业园区开始平整土地,正式开工建设;8月下旬,金福村购买了辣椒种苗8万株;当年底,金福村就收获辣椒2.6万余斤,获利5.2万元。
“除了种植辣椒有收入,我们还通过劳务用工等方式,带动33户贫困户增收,确保金福村所有贫困户不返贫。今年,我们还要继续做好辣椒园这个产业,让村民们的日子过得像辣椒一样红火。”杨波信心十足地说。
一个商标
产业发展更兴旺
本报记者 徐 靖
在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长江边的一个围堰里,一群被称为“枞阳媒鸭”的鸭子悠闲地觅食嬉闹。安徽祥飞枞阳媒鸭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钱立祥隔着栏网,笑着对记者说:“多亏法律保护了我们‘媒鸭’的商标权益,让我们这个产业发展壮大。”
枞阳媒鸭是当地村民利用野鸭和家鸭杂交后长期自然驯化形成,养殖效益好。钱立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饲养媒鸭,见证了枞阳媒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2013年以前,枞阳媒鸭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年产值不大,市场上的假冒产品很多。”钱立祥说,为了发展媒鸭养殖业,2012年成立了枞阳县媒鸭养殖协会,并以协会的名义注册了“枞阳媒鸭”商标。2013年,“枞阳媒鸭”又成功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可随着枞阳媒鸭品牌在市场上逐渐打响知名度,一些人也盯上了这个品牌。2017年初,一家外地公司抢先注册了“枞阳媒鸭”网络商标,这让钱立祥和众多鸭农都慌了神。得知这一消息后,枞阳县有关部门立即启动依法维权程序,不仅成功维权,还帮助企业申报并获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命名,进一步提升了枞阳媒鸭市场影响力。
与此同时,枞阳县司法局还给当地媒鸭养殖协会安排了法律顾问,长期为鸭农提供法律援助和维权服务。“这几年,类似抢注商标、假冒品牌、以次充好等现象屡禁不止,多亏了法律顾问,一次次帮我们维权打官司,这才维护了枞阳媒鸭良好的市场声誉。”钱立祥说,法治对枞阳媒鸭行业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完善相关法律保护措施,枞阳媒鸭不仅价格很好,销量也大大增加了。
“有了商标品牌作为依托,再辅以资金政策扶持,近年来,枞阳媒鸭产业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助力,成为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一把‘金钥匙’。”枞阳县扶贫开发局办公室主任朱文革说,枞阳县一直把枞阳媒鸭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产业扶持,依托枞阳媒鸭品牌,采取“协会+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运作,由协会统一管理,公司和合作社负责统一保种育苗、向农户售鸭苗、防病防疫、收购鸭蛋;对农户滞销的媒鸭,公司统一收购。针对贫困户、贫困村还予以适当的补助。
如今,枞阳媒鸭年产销达100多万只,年产值超亿元,参与养殖的农户年获利少则几千元,多则数万元,带动上百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关键词:产业致富忙 法治添保障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