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亚尔买里村的幸福一年
【开栏语】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当下,新疆大地正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向最后10个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近期,本报派出4支全媒体小分队深入10个贫困县,走进乡村院落,深入田间地头,用全媒体方式立体报道一线火热的脱贫攻坚场景。从今天起,本报开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线调研”栏目,刊发小分队深入一线捕捉挖掘的鲜活故事,全方位展现各族干部群众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争分夺秒、只争朝夕的干劲,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生动实践。
□本报全媒体记者/刘 毅 周 鹏 刘一鸣 聂 宁
一个沙漠边缘的小村庄,在年复一年的平凡生活中,积蓄着嬗变的力量,闪耀着奋斗者追梦的光芒。
4月中旬,记者走进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亚尔买里村,变与不变在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中交替上演。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队员身上的泥土,还有远处呼啸的风沙,这仿佛还是那个记者去年到过的坚守在沙漠边缘的小村落。然而,当看见村里整洁的道路、村民家崭新的庭院,还有人们乐观向上的生活状态,似乎这又不是那个深受贫困困扰的村庄了。
2019年4月,本报曾派出小分队对亚尔买里村在推进脱贫攻坚方面的实践进行了调研。短短一年间,亚尔买里村发生了太多变化。
就像该村第一书记寇献民所说,在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村民的生活更有奔头了,贫困群众增加收入的内生动力更强了。
产业更优 收入更高
4月21日一早,村民木沙·买吐送来到自己管理的育苗大棚,观察万寿菊苗长势。翠绿的花苗长势喜人,这让木沙十分高兴。
“从去年12月开始到现在已经收入4500元了,全年收入2万元没问题。”木沙开心地说。
在以核桃种植为主的亚尔买里村,万寿菊将成为下一个引领全村农业生产转型升级的新产业。木沙的工作就是在大棚里为全村培育万寿菊苗,这是全村发展万寿菊产业的起点。
亚尔买里村扶贫专干明景磊介绍,今年,村里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计划种植600余亩万寿菊,并由当地企业统一收购,提高村民的收入。
“之前我并不掌握种植技术,但现在这已经难不倒我了。”木沙说,在万寿菊育苗期间,乡里专门派出技术人员上门指导。
目前,村里的7个大棚全部用来育万寿菊苗,可满足本村和周边村的需要,在提高本村村民收入的同时,也为这一区域发展万寿菊产业奠定了基础。
核桃作为亚尔买里村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如何种得更好也是过去一年的工作重点。明景磊介绍,一年来,村里落实了2800亩核桃提质增效项目,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指导村民开展修剪、疏密等工作,提高种植核桃的科学管理水平,全村核桃亩均收入提高了150元左右。
“下一步我们将尝试把万寿菊套种在核桃地里,代替核桃套种小麦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核桃地的产值。”明景磊说,经过测算,一亩万寿菊可实现收入1500元左右。
就业更广 信心更足
亚尔买里村的幸福不仅体现在村民收入的增加上,还体现在一些村民通过就业过上了向往的生活。
今年,33岁的村民布沙尔汗·买吐送被聘为村群众工作站专干,协助村干部开展扶贫工作。
“成为一名村里的工作人员,帮乡亲多做点事,这是我多年的梦想。”布沙尔汗说,现在她每月有固定收入,工作之余还能学习使用电脑技术,感觉生活很充实。
受家庭条件所限,高中毕业后的布沙尔汗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外出务工挣钱。由于年龄小又缺乏专业技能,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结婚有了孩子后,布沙尔汗不得不把精力放在照顾孩子上,家里只靠丈夫一人挣钱养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村干部了解情况后,通过培训与考核,把她聘用到现在的岗位上,解决了她家的实际困难。
“我现在不仅有了稳定的工作,还能抽出时间照顾孩子,丈夫也可以安心外出务工。”布沙尔汗说。
过去一年间,亚尔买里村把促进就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抓手,对全村村民就业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并建立了动态监测机制,对已就业人员跟踪了解就业情况。驻村工作队还主动对接周边用工单位为村民寻找开发新的工作岗位,对像布沙尔汗这样有工作意愿但又缺少就业机会的村民提供点对点精准帮扶,扩大村民就业规模。
目前,亚尔买里村已有625位村民务工就业,实现了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就业全覆盖,一大批像布沙尔汗一样的村民通过就业增加了收入,更增添了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动力。
环境更美 生活更好
走进村民买吐地·奴尔家,原本杂乱的庭院被整齐划分为生活区、养殖区、种植区三个区域,在绿植的点缀下,庭院变得十分温馨。走进屋内,沙发、衣柜等家具摆放错落有致,虽然屋内装修算不上高档精美,但足以给人留下干净、整洁、舒适的印象。
买吐地说,这些年,家里陆续添置了冰箱、电视、洗衣机等家电,如今还安装了热水器,有了水冲厕所,现在的生活跟城里人没啥区别。
每天从地里劳作回来,买吐地都会习惯性地先洗手、换衣服,收拾得干干净净。他的转变也在影响着身边的村民,现代生活方式在亚尔买里村已蔚然成风。
“儿子回来的次数都比原来多啦!”买吐地开玩笑说,“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城里工作,他每次回家都说,家乡的样子又变了,村里越来越干净,环境越来越美。”
现在,买吐地和妻子在庭院种植了蔬菜,养起了鸽子,每年靠养鸽子就能挣6000元,家门口的商店也进行了翻新,一年收入有5万元,一家人的幸福浓缩在一座充满爱的庭院里。
明景磊说,一年来,亚尔买里村有373户村民进行了庭院改造,实现了“三区分离”,85%的村民家里有了卫生厕所,村干部带领村民一起清理垃圾、水渠,亚尔买里村在变富的同时,也在变得越来越宜居。
这就是如今的亚尔买里村,孕育着村民们的幸福生活,焕发出乡村振兴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亚尔买里村的幸福一年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