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摘帽不摘政策,教育扶贫还要更坚实
【光明时评】
贫困县摘帽之后,当地学生还能享受国家专项计划政策,获得降分录取的机会进入重点高校吗?近日,教育部就2020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作出部署,明确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贫困县脱贫后,2020年仍可继续享受国家专项计划政策。
2020年,我国将打赢脱贫攻坚战,彻底告别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破解相对贫困难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贫困县摘帽后必须坚持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这是中央反复强调的原则。教育扶贫是“拔穷根”的根本政策之一,作为一项教育扶贫政策,国家专项计划当然需要继续实施下去。
国家专项计划的实施,是为了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提高重点高校农村学生比例,让更多农村孩子获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自2012年实施以来,这项计划累计帮助60多万名农村孩子圆了重点大学梦,对于扭转“寒门难出贵子”情况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开学时间推迟,虽然实施在线教学,但是受制于移动学习设备、网络等条件,考生复习效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就相对弱势的农村和贫困地区受影响更大。明确2020年之后,摘帽贫困县可以继续享受国家专项计划政策,既体现了政策的稳定性,又充分反映了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制度关怀,是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
应该看到的是,专项计划通过降分录取、定向招生等方式帮助农村大学生进入重点大学,是一种补偿性的救济措施,只是教育扶贫的一个环节。如果把农村考生进入重点大学作为教育公平的一个终点的话,那么它所能影响的只是结果公平,而非起点以及过程的公平。近年来,重点高校农村生源比例上升,但这很难说是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结果。
事实上,一些通过专项计划进入重点高校的考生,在入学后也的确出现过学业困难的情况,有学者访谈了10位通过清华大学“自强计划”录取的学生,发现部分边缘型的学生较难适应清华大学的学业;学者访谈调查还发现,通过“高校专项计划”升入名牌大学的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存在学科基础薄弱、学业压力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多少与部分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打下的基础不够牢固有关。而这种状况,将对他们能否顺利完成学业以及未来的求职就业产生影响。对此,高校要通过加大对农村学生的学业辅导力度等配套措施进行帮扶和支持。
未来,在继续实施国家专项计划的同时,还需要花更多的力气,让教育扶贫走得更坚实。增加教育投入,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向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在目前农村和贫困地区中小学校硬件质量得到普遍改善的情况下,进一步推动教育投入由物到人,更多向教师群体倾斜,保障和改善教师待遇,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以不断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质量。通过构建教育扶贫的长效机制,对贫困地区学生进行分类、精准帮扶,让贫困地区学生享受更优质的基础教育,为他们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三喜,系媒体评论员)
关键词:摘帽不摘政策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