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生态中国>要闻 要闻

中国文旅地标是耕育文化、耕育田园智慧凝结

2020年05月16日 17:45 | 来源:中国生态产业网
分享到: 

《中国文化旅游地标》是中国地名学会联合中国社会出版社编辑征集出版“中华文化走出去大型系列丛书”,并通过中国社会出版社在财政部立项的“中国国情多语种走出去”对外传播平台翻译成英、俄、法、西班牙、阿拉伯语等语种向全球发行,扩大、增强各地文化旅游资源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推动各地旅游市场的开发力度。对入选“中国文化旅游地标”文旅保护单位,丛书将对入选项目以图文并茂多语言的形式面向世界推荐宣传。通过中国文旅地标申报评定,把中华民族耕育文化与耕育田园结合,凝聚文化力量、凝聚耕育智慧、凝聚国民共识,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旅地标国际旅游品牌

1、 五一期间城市周边田园旅游成为旅游的增长点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国内旅游业迎来长足的发展,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市场率先复苏,成为旅游业回暖的重要增长点。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在今年抗疫的大环境下,乡村游、周边游等成为假期游客出游热点。其中四川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448.05万人次,四川是中国“农家乐”发源地,“五一”放假前夕,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推出了20条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为广大城乡居民“五一”假期踏青、赏花、亲子旅游提供度假的好去处。据调查统计,“五一”期间,全省省级示范休闲农庄、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复工率均已达到100%,各类农家乐复工复产率也在98%以上;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量1448.05万人次,综合经营性收入28.87亿元。

4

2、 耕育文化是中国文化地标的灵魂

耕育文化是在农耕文化基础上融入了现代文化、生态文化、未来文化等理念后集成的活态复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继承、传承、发展和创新。耕育文化依托生态保育和现代文明演化出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美食美育、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耕育术语融合了农耕教育、生态教育、劳动教育,美艺教育、伦理教育,徳智教育等范畴,耕育文明与耕育文化、耕育农业、耕育农法、耕育田园共同形成耕育体系的大家庭。

耕育文化集成了耕牧渔樵文化体系,具有地域多样性、民族的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特点,包括茶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服文化、民间艺术等。耕育文化具有生态文化内容和特征,包括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理念等,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存在最广泛的文化集成。

3、 “耕育田园”列入《质量品牌提升“十三五”规划》

2016年,“耕育田园”被写入《质量品牌提升“十三五”规划》,规划中提出“绿水青山、耕育田园、水土气林、立体防线、产业品牌、旅游优先”生态发展产业融合理念。2017年初“田园综合体”作为全国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广泛推广,在全国普及了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在2019年“耕育田园”又被孙建写入“生态农业园区(农场/庄园)”团体标准,对青少年学生的劳动教育体验和保障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耕育田园具体有四大体系和五大应用。四大体系包括产业技术体系、推广应用体系、综合服务体系、宣教培训体系。五大应用是通过耕育农业方式和方法应用,最终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五大问题:农业环境与生态保育问题,生态食材生产模式和供应链问题,中医药和耕育田园为人类康养文旅服务问题,青少年儿童的生态教育、体验、科普问题,耕育文化传承创新问题。

5

“耕育田园”概念是由联合国工发组织全球科技创新专家委员会执行主席孙建在1990年世行灌溉农业项目规划中首先提出。耕育田园是依托耕育农业和中医农业传统,采用耕育农法技艺,把耕读文化、农业生产、文化传承、农事体验相结合。在传统农耕和现代农业产业的基础上打造的多功能农业园区,耕育田园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科普教育、观光旅游、生态保育为一体。依托现有田园景观、自然风貌、人文环境,挖掘当地文化元素,借助于当地的乡土民俗、饮食文化、图腾文化和民间工艺特色,进一步激活保护、传承弘扬这些符号而建立的集生态康养、亲子体验为一体的农业科技园区。园区因地制宜合理配套现代农业展示、农业示范、传统农业体验区、动植物园、自然生态教育、市民农场、创意农业展示等设施,有利于医农同根、药食同源康养产业发展。

4、 中国文旅地标团队获联合国工发组织全球科技创新

2019年9月28日,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文旅地标评定专家委员会主任、耕育农法创始人孙建代表其率领的中国美食地标与中国文旅地标团队获全球科技创新奖。科技创新奖旨在表彰全球范围内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杰出成就团体和个人。宗旨是促进绿色技术应用与创新,从而推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是推进全球科技事业和绿色产业,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耕育田园把单纯的农业生产,拓展到文化传承、涵养生态、农业科普等多个方面,通过发掘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资源潜在价值,开发农业农村资源,利用农耕、乡土民俗文化特色,开展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休闲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通过拓展农事体验,让人们近距离参与农业生产,感受田园和农耕生活。

6

5、 耕育田园促进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耕育田园双融一体化发展模式是:产业融合、跨界融合和标准、质量、一体化发展模式。耕育田园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文康旅融合产物,也是农业与教育、美食、中医药跨界融合结晶;标准、质量、品牌一体化发展模式也是生态高质量发展模式。一体化发展模式按照标准兴农、质量富农、品牌强农的要求,扎实推进生态农业投入品替代化学农药和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积极探索开展“耕育农法”模式,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乡村产业振兴模式。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已不满足于简单的旅游度假方式,而是寻求一些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生活方式。按照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跨界融合的发展路径,耕育田园突出农业为基础的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景。(作者孙建系联合国工发组织全球科技创新专家委员会执行主席)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