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一个盐碱村的脱贫路
本报记者 董新英 刘心杨
“曾经的五排八村只有一条通乡主路,屯和屯之间没有一条硬化路。”青冈县新村乡乡长王维忠言语中道出曾经的五排八村在基础设施上的薄弱。如今驱车行驶进五排八村,一路平坦,路路通畅。
五排八村一度成为深度贫困村,村民都很明白,原因不只是因为“路”,还有“地”。五排八村党总支书记刘月滨说:“同样种田,我们村一亩地产量要比好的村收成少一半,有的地种玉米,一亩地就产五六百斤。”
离青冈县城60公里的新村乡五排八村地理位置偏、硬件设施差、交通不便,土地盐碱化程度高,粮食产量低,这里既没有地缘优势,又没有肥沃的耕地。如何找到脱贫致富的“路”?路不行,要修路;地不行,人的思想要转型。
养殖大户带头走“牛”路
五排八村有一位养牛能人,叫孙文勇。2015年,他个人建成余庆奶牛养殖场,饲养奶牛200头。乡里寻找带动贫困户增收的扶贫产业,孙文勇这个养殖场被“瞄”上了。2018年,为了拓宽产业带贫渠道,乡干部通过走访和实地调研考察,决定发展奶牛养殖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2018年5月,新村乡利用扶贫资金300万元在余庆奶牛养殖场场区内新建牛舍2400余平方米、草料棚560余平方米,与孙文勇的奶牛养殖场进行合作,发展奶牛养殖项目,新扩建资产归新村乡所有。新村乡主管畜牧副乡长贾正才经常往余庆养殖场跑,有时就住在场里。“现在场里奶牛养殖已经发展到800头,这关系着全乡412户贫困户的增收,马虎不得。”
让贫困户搭上“养牛”的路,方式有两种。王维忠介绍,一种方式是半托养。贫困户利用扶贫贷款资金购买奶牛,在牛场进行半托养。目前,共有150头牛半托养,每头牛可增收5000元。另一种方式是全托养。通过带资入股分红方式带动贫困户,即贫困户自愿以现金的形式入股余庆奶牛养殖场,用于购买奶牛,每股资金2000元,最多七股(大约是一头牛的价钱),年分红3500元。奶牛由牛场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所产牛犊归养殖场所有。目前,全托养共有110头。如今,余庆养牛场带动新村乡412户贫困户参股985股。
王维忠说,为了保证贫困户的收益,按照协议,贫困户不承担收益受损的风险。牛场为每头牛都上了保险,以防发生重大损失。奶牛在场内寄养期间一切费用(包括治疗费、配种费、饲料费用、管理费用等)都由牛场承担。贫困户家的奶牛在场内寄养期间发生死亡由牛场按实价赔付给贫困户,且不影响当年分红款。贫困户的奶牛保险由牛场免费提供。
在养殖场内有村民在场里务工,贾正才说,养殖场常年用工21人,其中贫困户务工6人,年均增收3万元,收入高的能达到5万元。
改变思路种青贮收入翻番
种大田不赚钱,依托养牛,种青贮,收入翻了番。在五排八村,除了余庆养殖场,还有一家招商引资的现代养殖企业——青冈县山东屯荷斯坦奶牛繁育场,这是2003年初由青冈县新村乡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以养殖、繁育、销售纯种荷斯坦奶牛和生产鲜奶为主的纯种奶牛养殖基地。王维忠说,依托这两个养牛场,村民种植青贮比种大田收入增加了不少。
余庆奶牛养殖场与贫困户签订了青贮种植回收协议,共种植青贮500亩,带动贫困户21户,以每吨高于市场价20元的价格收购,亩均可增收70元。
荷斯坦奶牛繁育场场长刘铜军介绍,养殖场采取规模种植青贮的模式,与45户贫困户签了青贮种植及回收协议,共连片种植青贮1300亩,以高于市场价每吨40元的价格回收青贮,亩均增收140元,实现收益18.2万元,户均增收9000多元。此外,养殖场共设置长期固定岗位50个,其中贫困户28人,月工资平均3000元,年实现收入3.6万元。
2018年开始,养殖场还延伸了产业链条。他们成立了黑龙江新地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50万元建设了年产2万吨复合生物菌有机肥厂项目,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利用玉米秸秆、牛粪外加发酵剂等共同发酵成有机肥,带动就业100余人次。
11项产业脱贫路径“路路”畅通
王维忠介绍,五排八村位于青冈县西北部,是两村合并村,全村辖11个自然屯,总户数1387户,总人口3497人。其中,常住人口587户1467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6户522人,目前贫困发生率降至0.77%,2019年年底,实现了贫困村出列,村民增收,养牛产业功不可没。通过养牛,带动大部分村民增收。地力不行,但种植青贮能将收入大幅提高。即使种植普通玉米,如果赶上涝灾,也可以当作青贮出售,种田有了“两手”保障。此外,五排八村通过发展光伏等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五排八村贫困户226户522人中,户平均收入22887元,人平均收入9909元。贫困户收入除自身发展的种植、养殖、务工和其它转移性收入外,在余庆奶牛养殖场、山东屯荷斯坦奶牛繁育场及县级、乡级产业的带动下,全村共有11项脱贫产业,实现增收100余万元,户均增收4460元。
从被识别为深度贫困村到现在摘掉贫困的帽子,五排八村实现了三通三有,也实现了脱贫产业的“路路”畅通。未来,五排八村的“牛”路子将越走越稳。
关键词:一个盐碱村的脱贫路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