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图说新闻 图说新闻
十八洞三任扶贫队长的“光荣接力”

十八洞第一任扶贫队长龙秀林。本报记者张典标摄

第二任扶贫队长石登高。本报记者张典标摄

第三任扶贫队长麻辉煌。本报记者张典标摄
本报记者张典标、张玉洁
“在十八洞扶贫应该不难吧?”经常有人问石登高。
“十八洞更难!”石登高总是这样回答。
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首倡地。石登高是十八洞扶贫工作队的第二任队长。
“虽然难,但在十八洞带队扶贫,更是一种无上光荣。”在石登高看来,十八洞要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精准扶贫经验,不能造盆景、垒风景,“一方面没作业可抄,另一方面全国都盯着这里,我们只能做好!”
如今,十八洞整村脱贫,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增长到2019年的14668元。这个武陵山腹地的山村,衣食足、产业兴、乡村美,成为精准扶贫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
石登高和他的前任龙秀林、后任麻辉煌,十八洞村三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在这个不一般的山村进行的就是一场精准扶贫的“光荣接力”。
第一棒:“村赛”聚“村心”
2014年1月,第一任扶贫工作队队长龙秀林信心满满地来到十八洞。
可是,得知他是宣传干部,有村民说,“怎么搞的?县里派来的干部只带了‘一张嘴’?”
龙秀林想干的第一件事,是拓宽村里的道路、改造农网,自然要占些土地,涉及53户村民的农田、荒山、林地。
有村民撂下话:“占地?先给补偿!”
“这是村里的公共道路,没有补偿。”
“没有补偿修什么路!”有的农户,龙秀林上门五六次也没说动。还有村民质疑,扶贫款是不是被扶贫干部吞了?有人甚至在村委会涂上“工作队瞎指挥、毁森林”的标语。
本想大展拳脚的龙秀林,突然发现自己连一棵树、一根电线杆都动不了。
毕竟是个爱琢磨问题的“宣传干部”,龙秀林很快意识到,脱贫攻坚,为村民办实事,仅靠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融入村民,激发村民的主人意识和内生动力。
如何才能激发起来呢?“光开会,村民没兴趣,即使花钱买烟买水果请来,也是在会场上打瞌睡。”
得有“接地气”管用的办法。龙秀林发现,十八洞人特别爱打篮球。每个村子都能拉起一两支队伍,一有篮球赛,全村男女老少都围着看,有时正在下田的农民甚至没来得及洗脚就赶来球场。
有了!龙秀林决定先办几场“村际”篮球赛。每场比赛,龙秀林要么和村民一起上场打球,要么前前后后忙活着组织、助威和服务。
每打一场“村赛”,就聚一把“村心”。十八洞村民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再也没人把龙秀林当外人。“一张嘴”的话,村民愿意听了。
“十八洞是我们的家,要富要美靠大家!”趁热打铁,龙秀林一方面推出村民互评、给农户标星级等办法,另一方面利用组织球赛攒下的“人气”,与村民拉家常掏心窝,终于让村民明白,修路架线等公共事务造福全村,人人都受益,自然需要人人出把力。
渐渐地,“不给钱不让修路”这类话没人说了。曾因不让电线杆架在自家田里大闹村部的村民施六金,还无偿让出地来给村里建停车场。
2016年6月,龙秀林离开十八洞时,道路拓宽了,农网改造完成了,停车场也修建好了。村民,舍不得这个“一张嘴”干部了。
第二棒:村民吃上“旅游饭”
2017年3月,刚来十八洞时,白白净净的石登高,还是“斯文书生”样。
当时,十八洞已经脱贫,但靠的是外出务工收入,村里还留不住人。
十八洞是原生态苗寨。石登高想,如果把旅游发展起来,村民不出村不就把钱挣了吗?
于是,工作队为十八洞定下目标——“鸟儿回来、鱼儿回来、虫儿回来、外出打工的人回来,外面的人进来”。
但村民有疑虑:旅游这玩意虚头巴脑,不像种地收谷子那样实在,能靠谱吗?村里那几家农家乐,不都是惨淡经营吗?
石登高决定“把屋子打扫干净再请客”,组织村民整治村容村貌。
最大的拦路虎是改厕改圈(猪圈)。有村民不支持。石登高苦口婆心地劝:“不改,在屋里都闻得到臭味,孩子都不乐意回家是不是?”
村民一想,还真是。
一家一户磨嘴皮,虽然费劲,但说服村民,真诚的“笨办法”也真管用。最终,把村子从禽畜粪便味中“解放”出来成为村民共识。
很快,整治后的十八洞,颜值提升了,古朴的苗寨与周边天生丽质的山水,相映成趣。更何况精准扶贫首倡地“自带流量”,仅仅一年,新打造的十八洞就吸引了三四十万游客,是原来的三倍多,村民房屋租金也涨到了六七万一年。村民不出家门吃上了“旅游饭”,就连原来每天拿一个小板凳、靠在墙根晒太阳的老奶奶,现在一大早就去摊位“上班”了。
然而好事多磨。一些村民刚办旅游,毕竟有点初级又粗放,游客投诉跟着来了,摊位乱摆、农家乐乱要价,等等,不少人慕名而来却败兴而去。
怎么办?石登高觉得,引导、严管固然必要,但要根本解决问题,要从体制机制上想办法。工作队与村委会经过论证,打算引进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共办旅游,打造成熟的旅游服务业,以规范的市场机制从根本上规范旅游秩序,村集体办好餐厅,倒逼农家乐升级。
几家农家乐带头反对。有人说,这是肥水流入外人田;也有人质疑,村集体办餐厅不是抢村民客源吗?
“如果一直这么乱下去,游客不愿意来,大家都没生意。”石登高挂着笑容,挨家挨户磨嘴皮,“集体餐厅有盈利,每个村民都有份。”
“斯文书生”石登高却有一股韧劲,一方面说服村民支持,同时顶住压力先做给村民看,坚定推进旅游升级。
效果立竿见影。现在,十八洞每到周末有两三万游客,高峰时甚至达到十几万。
石登高光荣进京参加共和国七十大庆观礼。在盛典现场,看见十八洞元素出现在“脱贫攻坚”方阵中的那一刻,石登高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都化为了喜悦。
2019年10月,石登高离开时,十八洞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4668元,他也晒成了和村干部一样的肤色。村民夸他是“玛汝”(苗语:好)队长。
第三棒:“四寨共享”
石登高的继任者麻辉煌是个老基层,一张脸晒得黝黑,被十八洞村民称为“非洲二哥”。
老基层在十八洞也遇到新问题。
“十八洞发展再好,都是梨子寨和竹子寨的,我们这边啥也没有。”
原来,十八洞由梨子寨、竹子寨、飞虫寨、当戎寨合并而成。旅游产业主要分布在梨子寨和竹子寨,飞虫寨和当戎寨位置较偏远,村民主要在梨子寨和竹子寨当保洁、保安、讲解员分“一杯羹”。
“说白了,就是发展不平衡,边边两寨人心里不痛快。”明白问题根源的麻辉煌,对症下药选准工作重点:拓宽连接边边两寨的路,把游客引过去。
当时,那条路只能进三轮车和摩托车。要扩路,又遇到龙秀林遇到过的麻烦:村民不愿为修路让地。
上门做工作,麻辉煌连吃“闭门羹”。不是“不在家”,就是踢皮球。年轻的推给年长的,年长的说自己作不了主。
麻辉煌着实被气着了,但作为“老基层”,他深知“不能和农民怄气,生气解决不了问题,只能耽误脱贫。”于是,他带上村民代表敲门去,与农户反复算扩路的收益账,说服他们“让让路”。
“基层工作,很多事不可能一次搞定,”麻辉煌告诉记者,“但要调整好心态,不能气馁。”
不气馁的麻辉煌,终于与扶贫工作队做通了村民工作,路拓宽了,“四寨共享”旅游红利成了现实。
关键词:十八洞三任扶贫队长的“光荣接力”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