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闽北昔日“垃圾村”,今朝吃上“旅游饭”
据新华社福州电(记者张华迎)古宅错落、古樟擎天、石径通幽、流水潺潺……傍晚时分,地处闽北山区的政和县石屯镇松源村石圳自然村凉风习习,人头攒动。“周末、节假日游客更多,有的村民光打糍粑,每个月就能挣好几千元。”松源村原党支部书记袁云机说。
然而,就在7年前,石圳还是远近闻名的“垃圾村”:房前屋后的沟渠内垃圾堆积如山、臭气熏天,每逢下雨天,到处污水横流。由于“垃圾村”名声在外,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外村人都不愿踏进村里。袁云机的外孙抱怨说:“再也不去外婆家玩了,那里太脏太臭了。”
袁云机暗下决心要改变石圳的面貌。2013年9月,她跑到镇里要了10个垃圾桶,并联合村里9名姐妹,成立了石圳“巾帼美丽家园建设理事会”,开展清洁家园行动。白天,10个姐妹用锄头挖开垃圾山,疏通废弃了几十年的沟渠;晚上,大家聚到一起,商讨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袁云机等人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加入其中。在3个多月时间里,她们清理出了500多车垃圾,上千米沟渠重见天日,石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子干净、美丽了,还要想办法让村民富起来。为此,袁云机等人发挥石圳靠近政和县城的优势,引进葡萄采摘园等休闲观光农业、白茶文化体验游等项目发展乡村旅游,让乡亲们吃上“旅游饭”。
2015年,石圳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7年,石圳新农村建设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9年,石圳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如今,石圳已成为当地知名的休闲与农业观光旅游景区,实现了由“垃圾村”到“风景区”的华丽转身。
随着石圳乡村旅游的发展,一大批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开始返乡创业。“80后”青年吴孝丹原先在河南郑州经商,2014年返乡过年时看到村子变靓变美,不少游客前来游玩,于是把老房子腾出来办了个酒坊,卖起了米酒和烧仙草,年收入超过30万元。“在家门口就能创业就业,既温馨又幸福,比在外打拼强多了。”吴孝丹说。
在石圳,通过乡村旅游富起来的村民不在少数。石屯镇党委书记曹斌说,2017年,石圳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已脱贫摘帽。2019年,石圳游客数量超过40万人次,当地村民的人均收入也从2013年的不足8000元增长至2019年的1.8万元。
关键词:闽北昔日“垃圾村”,今朝吃上“旅游饭”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