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图说新闻 图说新闻
岳池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带民致富——中药+旅游 这两碗“饭”真香

位于岳池县农家生态文化旅游区的风日美房车营地,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图为8月6日航拍的房车营地。

川石产业园。

位于当地农家生态文化旅游区的网红稻田酒店。范聪摄
8月6日下午,走进广安市岳池县羊山湖村,一片片绿油油的川芎映入眼帘。“这是佛手、黄精、吴茱萸、川芎……”村民张秀友一边带记者往前走,一边用手比画。以前习惯种菜的羊山湖村村民,现在对中药种类了如指掌——因为,他们换了“饭碗”。
村民的变化,正是岳池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的一个缩影。在脱贫攻坚战中,岳池既发挥“药”的优势,又打造4A级旅游景区,多措并举助力贫困村退出。
在中药里面找“甜头”
岳池县以药闻名。脱贫攻坚战以来,羊山湖村干部发现红壤土层厚,富含磷、硒等微量元素,适合种中药材,于是流转土地推广种植中药材,村民因此吃上“中药饭”。
唐宜全是该村最先将“农业饭”换成“中药饭”的村民之一,也最早尝到了这些苦中药里的“甜头”。目前,他管理着700多亩地,带动70位村民靠种植中药材致富,其中不少是贫困户。
“别小看这些药材,它们的纯收益是一般粮食的3倍以上。”张秀友说。目前,全村有佛手、黄精、丹参、吴茱萸等13个重点中药材品种2万余亩,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亿元以上。
为帮扶贫困户,当地颇费心思。羊山湖村第一书记罗阳介绍,村里引进9名业主种植中药材,其中,蒋定强建成全国最大吴茱萸种植基地,建有初加工厂,车间务工人员15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名,带动贫困户增收效果明显。
“家里的土地流转给中药材种植基地,年租金有2000多元,我和老伴儿在基地和建筑工地务工,一年总收入近3万元。”该村昔日的贫困户张军海说。
值得一提的是,羊山湖村还依托佛手、黄精、川芎等1200余亩中药材种植产业,开发出赏药菊、食药膳、爬药山、吼喊泉等特色项目,持续带动贫困村民增收。
在稻香里面找“陆游”
不仅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助力脱贫,在岳池,还有贫困村因一首诗而改变。
“春深农家耕未足,源头叱叱两黄犊……”南宋诗人陆游在800多年前写下的诗歌《岳池农家》,如今成为广安市岳池县郑家村的“点金之笔”。
正如《岳池农家》中写的那样,岳池农家生态文化旅游区挖掘出“花、酒、丝、姑”等元素,因地制宜对景观进行打造,将诗歌中的景致复原。比如“花”,园区打造了千亩桃园;“丝”,园区对一古院落修旧如旧,打造缫丝文化博览馆。时尚的酒店建在稻田里,抬头望星空,耳边听蝉鸣与蛙声。
昔日贫困发生率19%的郑家村,与周边几个村庄一道,变身为一座4A级景区,并不断完善。周边的贫困户,也被优先招聘到景区,从事保洁、保安等工作,过上了新生活。“平时景区里有栽花、除草的活儿,都会优先考虑我们。”家住景区内、昔日贫困户何怀城介绍,他打算把屋子周边打整打整,弄漂亮些,自己和游客看着都舒心。“以前一下雨,穿筒靴都要踩到稀泥巴,很容易摔跤。现在穿布鞋,出去一趟回到家还是干干净净的。”他对村里环境变化很感慨。
村民们有了新的追求。
在郑家村土生土长的72岁村民吴明贵,掰起手指头历数这些年村里的变化:“修村道、进行厕所革命、治理污水垃圾、资源化利用牲畜废弃物、保持村容村貌……”他感慨,传统农村变成旅游景区非常不易。
趁着“旅游”的浪潮,吴明贵开始自主创业,从村民变老板。他在家门口房梁上摆上了“吴家铺子”的招牌,一楼开辟成便民小卖部,生意好时,一天能赚800余元。
这股“老年创业精神”,也带动了其他村民,大家跃跃欲试,“一切都准备好了,等着游客多了,日子就会更红火。”吴明贵说。(记者 李天锐 李婷)
关键词:岳池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带民致富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