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开发人力资源,为脱贫致富插上翅膀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多措并举巩固成果,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稳岗拓岗。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点对点”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有序返岗。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上海具有充足的人才优势,而这是云南贫困地区缺乏的。发挥上海所长,提升云南的人力资源素质,是沪滇扶贫协作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
选派优秀干部和专业人才深入脱贫攻坚第一线。2016年以来,上海共选派200多名干部赴滇挂职,并都担任对口帮扶地区扶贫工作重要领导职务,协调推进沪滇对口帮扶工作。还选派了几十名博士后赴滇开展科技服务工作,2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赴滇从事支教支医支农工作,每年派出近300名医学专家赴云南省贫困县三级医院结对帮扶。
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开展紧缺人才的培训培养工作。上海协助云南对口帮扶地区重点培养了四类人才。一是开展教育和卫生专业人才赴沪学习进修。“十三五”期间已累计接受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600人次以上来沪学习交流。如嘉定区2018年举办了两期迪庆州德钦县骨干教师培训班,组织当地骨干教师到上海名校跟岗学习培训。二是组织当地干部到上海挂职锻炼。已安排近千名干部来沪挂职锻炼或进修学习。如2016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州选派103名干部人才到静安、虹口两个结对区相关政府部门挂职。三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进“沪滇职教联盟”建设,建立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如长宁区2018年成立“沪滇帮扶绣娘大联盟”,开发当地民族特色的绣品,让当地妇女在家也有收入,将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与市场时尚需求相结合,打造“滇绣”品牌投放市场。闵行区在保山、迪庆开设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活动,提高创业致富带头人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和经营管理的各种紧缺人才。上海还积极扶持和培养网络营销人才,专门在当地组织开展网络销售人员的培训。四是开展艺术人才的培养。香格里拉市的得名来自《消失的地平线》,其中很有意思的桥段是关于不老少女弹奏肖邦的乐曲。上海闵行区援滇干部认为,无论是打造香格里拉市的旅游还是繁荣民族文化,音乐是一个非常好的抓手。针对香格里拉音乐教育师资力量缺乏、教育方法理念相对落后等实际,协调上海市闵行区美德瑞文化艺术中心,与香格里拉市教育部门签订实施3年公益培训协议,免费为香格里拉音乐专业老师和适龄儿童进行专业培训。
探索组团式人才合作培养模式。针对云南对口帮扶地区教育、医疗整体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上海探索实行组团式人才合作培养模式,选择中层干部、业务骨干组成一个整体的业务团队,到当地学校和医院开展系统全面的业务展示和人才培养工作。如闵行区先后邀请了50多名上海市医学专家到对口帮扶的保山培训基层专业卫生人才1000多次。
开展就近就业和外出就业相结合的就业模式。帮助一个贫困家庭中的一个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就可以让一个贫困户实现脱贫目标。因此,千方百计解决就业问题是沪滇扶贫协作的重要内容。沪滇两省市人社部门签订了《沪滇两地劳动保障监察合作协议》,建立了劳动力转移和服务保障机制,并从援滇资金中拨出专项用于支持劳务协作。2018年上海共投入劳务协作帮扶资金2.49亿元,帮助云南省7.7万贫困人口实现转移就业。2019年沪滇双方签订6.5万人就地就近就业、2300人来沪就业的劳务协作计划。两年来,沪滇帮扶完成的转移就业指标位居全国第一。针对对口帮扶地区一些贫困户因生活习惯和照顾家庭等各种原因外出打工意愿较低的特点,引进企业在贫困乡镇建设扶贫车间,为当地贫困人口提供就近非农就业的岗位。在一些贫困人口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引进企业或提供公益岗位让大部分人能就近就业,实现了“搬得出、住得下、稳得住、能脱贫”的总体目标。
尝试学历教育与就业相结合的人才开发模式。2018年长宁区引导区内企业春秋航空在沪滇扶贫协作对口地区绿春县开展“建档立卡户优先”的乘务员定向招录。2020年春秋航空联合上海开放大学开展“学历教育+空乘就业”的教育与就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精准聚焦对口地区16至22岁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经过培训取得空中乘务专业的大专毕业证书后,成为春秋航空的客舱乘务员。“学历加就业”的新模式开创了人力资源开发与劳务协作扶贫的新局面,既为航空公司提供了合格的空乘人员,又通过高质量就业,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高质量脱贫”。
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即将实现全部脱贫的重大战略目标,但是受资源环境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影响,一些地区脱贫效果还比较薄弱,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比较差,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实现脱贫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是面临的重大挑战。继续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扶贫协作,加强贫困人才培养和劳动力的技能开发,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是有效实现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过去我国扶贫重点投入是经济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未来要加大对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订单式的培训,精准开发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解决企业用工需要,形成互利多赢的局面。
(作者:周海旺,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关键词:开发人力资源,为脱贫致富插上翅膀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