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深度贫困村喜变旅游打卡地
本报记者 韦鹏雁 通讯员 卢秀灵 黄 颖
10月15日,连日下雨让山里云雾缭绕。来到百色市田阳区五村镇巴某村加旭屯,奇峰秀水间,坐落着80多栋“青瓦白墙”的民房,村民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拉家常,俨然世外桃源。
“以前要是这么下雨,你们的车根本进不来。”村委委员周长江说。以前不仅路差,山里田地少又缺水,产业一直发展不起来,村民们过着苦日子。经过精准识别,全村414户1643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55户1012人,是田阳区29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困局在脱贫攻坚战启动后被破解。在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和各级各部门的帮扶下,村民们依托生态优势和丰富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建起民宿,搞起农家乐,发展特色种养产业,村里面貌焕然一新,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
要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巴某村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的工作目标,大力实施环保治理提升工程,修复生态系统,实施水湖水生植物种植,进一步净化水体、改善水质。建设五村至巴某旅游专用通道、坡洪至巴某公路、巴某村生态扶贫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生态扶贫农田水利扶贫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提升。
巴某村海拔较高,年均气温18.6℃,山清水秀、气候宜人。2018年,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在充分调研论证后,提出了建设“18℃巴某凉泉度假村”的发展思路,巴某的发展迎来了飞跃。
2018年底,该村初步建成500亩桃李基地,种下1.3万棵桃树和5000棵李树,树下间种油菜花。2019年春节时,基地内的油菜花和李花争相盛开,美图和短视频刷爆微信朋友圈,成为人们踏春赏花的“网红打卡地”。驻村队员农荣光介绍,当时吸引了约3万名游客前往赏花;今年虽有疫情影响,但游客也不少。村民们从土地上得的收入,比以往种玉米翻了几倍:入股“桃李园”一亩一年分红2222元,油菜籽也有收入。
游客带来了商机。改造后的加旭屯建成了10家民宿、5家农家乐。村民周明和苏萍两口子得到了2.5万元政府补贴,自己再掏部分钱,建起新房子,其中有9间客房。苏萍说,前段时间有4位客人住了一个多月,一间房一晚68元,一天就有200多元收入了。
百花齐放满园春。巴某村还与20个贫困村联合抱团成立联富养殖有限公司,每年可获得集体经济收入7.5万元。油茶、柑橘、蜜柚、李果等特色种植基地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驮富屯村民周荣康家里有三华李、油茶等多种产业,农闲时他还和妻子到基地打工。他说:“一年下来,总收入有15万元左右。”
如今的巴某村,山含情,水含笑,花似海,景如画。2019年,该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95%,实现整村脱贫摘帽。2018年,巴某村被授予百色“产业兴旺红旗村”和“生态宜居红旗村”荣誉;2019年1月,被评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示范村。
更可喜的是,乡村发展,吸引不少外出打工的人回乡创业就业,增添了乡村活力。村民谭志伟2017年7月返乡,将自家房子改成了民宿,种了1000多株三华李,跟着村民合作社养鸡,收入不比在外打工少。周长江说:“我们驮伞屯有40户人家,因为常住在村里的人很少,前些年杀一只鸭子全屯聚在一起吃不完,这几年得杀几只才够吃。”
关键词:深度贫困村喜变旅游打卡地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