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教育·资讯
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倡议发布 助力青少年在数字时代健康成长
人民政协网北京12月27日电(实习记者 鲁雅静)12月26日,“青少年网络素养与教育创新论坛”在京举办。多位资深业内人士对青少年网络素养与教育创新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共同发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助力青少年在数字时代健康成长。
《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倡议》在京发布
据《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显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9.2%。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数比例达到78%。互联网对于青少年来说,就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渗透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帮助孩子们鉴别互联网内容的优劣,规避互联网带来的风险,已成为家庭、学校、互联网企业及全社会的共同使命。
《倡议》提出,各方要重视网络素养的家庭教育,提高家长参与网络素养教育的积极性;强化教育系统的主阵地作用,推动网络素养教育进入基础教育体系;相关行业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承担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网络空间和健康网络内容的社会责任;全社会应合力缩小数字鸿沟,以网络素养教育带动教育扶贫,缩小教育资源差距。
如何提升孩子的网络素养,让网络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在主题发言中表示,这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他提到,此次疫情让人们认识到,许多教师、家长对新技术掌握能力不足,影响了网络教学效果,家庭矛盾也被放大。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学生表示从没经历过网络教育,在网络素养方面,存在严重缺位。对许多成年人来说,“网络素养”也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因此,朱永新呼吁,有必要将网络素养纳入普及性义务教育基础课程,系统规划与组织。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在发言中说,通过大数据调研,发现亲子关系每增加10%,网络成瘾问题可以降低约7%,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有效降低孩子们的网络成瘾程度。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孙云晓表示,家庭、学校、社会要形成共识,为网络时代的青少年赋权、赋能,要承认其权利,尊重其权利,不能把网络妖魔化。
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副总裁崔晓春则提到,应在教育和沟通维度,真切理解年轻一代的爱与痛,帮助他们善用互联网去探索更大的世界。
腾讯公司副总裁姚晓光表示,应该更加相信自己的孩子,尽可能保护他们的天性,引导他们在数字世界里,培养起批判性思维,审美思维等,让他们的理想、希望、意志能够破茧而出。
编辑:杨岚
关键词:网络 教育 青少年 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