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社会聚焦
全国总工会:
队伍壮、技能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周年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人民政协网6月6日电(记者 奚冬琪)6月2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新闻中心举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会议指出,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产业工人主力军作用得到更好发挥,产业工人队伍进一步壮大,技术技能水平显著提升,地位和待遇进一步提高。截至2021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超过26%。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候选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马璐介绍,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5年以来,全总等部门积极搭建产业工人建功立业平台,基本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全总制定劳动和技能竞赛5年规划以及《关于进一步提高非公企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工作水平的意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组织动员3.7亿人次产业工人参与多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大力支持产业工人创新创造,深化“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不断激发产业工人创新创造活力。
此外,全总制定《关于充分发挥工会在建设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技术工人队伍中作用的意见》;全总会同教育部开展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培训各类农民工600万人次;建设“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学习社区”,培训职工1.5亿人次;加强新时代工匠学院建设,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境外培训计划。
在产业工人地位和待遇方面,明确了产业工人在各级党组织和人大、政协、群团组织的代表大会代表、委员会委员中的比例。增加了产业工人在各级各类劳动模范和先进代表等评选中的名额比例。中办、国办2018年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发改委开展技能人才专项激励计划试点,建立健全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国资委指导中央企业落实《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人社部出台“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工信部印发《关于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5年来,产业工人地位和待遇进一步提高,增加产业工人在各级各类劳动模范和先进代表等评选中的名额比例。2018年以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表彰中产业工人比例均超过40%,2020年全国劳模表彰中一线工人和企业技术人员占比达71.1%。”马璐介绍。
5年来,全总还积极推动“三新”领域企业建会和货车司机等“八大群体”入会,2020年新发展八大群体会员219.6余万人,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超过350万人。各级工会投入资金9.38亿元建设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78217个,服务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户外劳动者群体5990.9万人。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
据介绍,下一步,全总还将在全面总结五年改革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同时,继续做好产业工人维权服务工作,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指导和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用工;规范劳务派遣,维护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实际行动维护企业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编辑:鲁雅静
关键词:产业工人 改革 队伍 队伍建设 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