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要闻

重视数字时代“文化仪式”在两岸民间共建文化“共同体”

2022年06月18日 21:10  |  作者:唐桦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心灵契合。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重视这个领域的传承与交流,有利于两岸同胞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汉声迈出端午直播这一步的价值,首先是在当前岛内民进党当局“逢中必反”的强大压力下,汉声主动创建了一场很重要的两岸同胞共同参与的“文化仪式”。汉声创始人黄永松在直播中说得很好:“好好过节本身就是在做文化传承。”参与这场文化仪式,实际上是台湾同胞在确认自己和大陆同胞一致的身份和双方文化同脉的文化礼俗仪式,两岸网友在充满情感交融的互动交流中也再一次确认了大家共享的身份与文化,那就是我们同根同源,都是中华儿女。如果汉声后续能持续在一些中华传统重要节日开设节庆文化线上分享活动,大陆这边也能有越来越多类似的活动出现,那么两岸就会逐渐产生一种围绕着传统文化进行的“媒介化”传播的象征性网络,进而在民间层面建构一种文化“共同体”。笔者以为,这种文化“共同体”将超越政治层面的意识形态区隔和阻碍,使两岸民众能够进行最为直接、也最为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汉声主动拥抱线上直播的另一层面重要价值是,我们欣喜地看到,台湾传统文化机构开始主动拥抱互联网平台,技术赋权打破了信息传播的壁垒,数字文化给传统文化带来了保存、创造以及有效传播的可能,也给两岸民众的文化交流带来了新的契机。中华传统文化之前在吸引两岸青年群体这个部分存在困难,又由于两岸各自使用社交媒体的不同,无法产生持续的互动。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让我们构建世界、角色和故事的能力空前提升,同时内容受众可以即时参与其中。这使得内容的丰富性、体验性和可变性大大增强。舞台式、广场式、频道式、集中模式,也被数字化的便携式、碎片式、点播式的散点模式替代。

文化基因承载着中华灿烂文明,延续着两岸历史文脉,维系着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创新是让中国由东方文明古国到世界文化强国的关键。传统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表现形式却需要两岸民众尤其是两岸青年更加主动地来参与创造。从VR博物馆、动漫到手游,大陆青年已经积极主动拥抱传统文化,这也必然是吸引台湾青年更有效的途径,让传统文化透过好的流行产品融入他们的生活日常,让两岸青年有深层次的共同经验分享。深度耕耘中华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的汉声拥抱互联网,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文化传播品牌和平台加入其中,创造出更多产品去吸引两岸青年参与其中,拉近彼此的距离,这些产品本身就是两岸青年的共同生活经验,对于未来的两岸心灵契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紧紧抓住“文化+青少年+互联网”等关键词语,吸引两岸青年参与其中,有助于增进两岸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广泛运用互联网,全媒体全方位传播,有助于扩大传播力影响力。数字文化塑造了新时代两岸民众的共同生活经验,而共同生活经验构成了新的两岸关系的结构,也会使得这种结构具有新的动力。

(作者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两岸关系研究所副所长)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6月18日   第 08 版)作者:唐桦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两岸 文化 传统文化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