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智能+,推进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扫描2022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
人民政协网济南9月7日电(记者 张文敬 雷蕾)8月31日至9月2日,2022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在济南举行。这是继去年之后,工信部与山东省政府再度联袂举办的又一次高规格会议,主要聚焦高端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化工等方向共话发展,共谋未来。
本次大会主题为“新格局 新动能 新生态”, 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对话交流促进共商,以开放包容推动共享,以务实合作实现共赢,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对先进制造业发展路径形成广泛共识:聚焦制造业优化升级、数字经济引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三大重点,培育创新驱动、项目带动、政策促动三大动能,推动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率先发展、引领发展。
大会主论坛发布了“先进制造业‘揭榜挂帅’十大重大产业技术需求”“先进制造业十大领航项目”“先进制造业十大趋势”。大会同期还发布了“沿黄九省(区)先进制造业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倡议”及 “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济南宣言”。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部分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负责同志、部分行业和企业代表参加大会和相关活动。
来自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知名专家和科研机构代表,部分世界500强外资企业高层代表出席活动并开展交流探讨。
核心领域要提高自主可控能力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先进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
在这个由多个产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构成的庞大生态圈中,软件、新材料等基础性产业的发展状况、自主程度如何,对制造业做大、做强、做优的进程有着直接影响。9月1日,大会召开期间,软件赋能制造业创新发展、“新材料•新制造”融合发展等高峰论坛接连上演,业界知名专家、行业头部企业、产业主管部门等展开深度交流探讨,集聚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力量。
“国产工业软件市场占比偏低,加强工业软件核心技术攻关是当务之急。但也要看到,中国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有助于形成自己的工业软件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发展工业软件既要学习发达国家既有工业软件,又不能走简单地跟随仿制路线;要提升传统工业软件,使其更加适合智能制造需求。“这个过程要加大人才培养尤其是高端劳动力人才培养。”倪光南提到,80%的德国人通过职业教育走向工厂,得益于这种大规模系统化的职业教育,德国得以在智能制造时代成为一个标准“输出者”,国内要借鉴这种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强化全社会对包括工业软件等在内的高端技术人才的认同。
中兴通讯在提供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方面已开展了多年实践,中兴通讯行业应用市场总监曹立鑫的感受是,从过去为点状场景提供解决方案到如今打造数字产线,数字化转型已到达拐点,工业软件的国产化状况将直接影响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有的方案技术上可行,但因为存在垄断,从风险的角度考虑,商业上其实就不可行。国产软件的自强之路不妨参考华天科技的做法,走一种先从解决局部特定需求出发去强化合作的道路,再就是用好当下这个很好的换道超车的机遇,通过打破原有圈子来实现国产工业软件突围。”曹立鑫说。
山东有四家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并持续以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强化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变革。工业互联网的下沉,一方面催动着工业软件迭代升级,另一方面也让工业软件国产化变得更加急迫。论坛上一份数据显示,管理经营类工业软件国产化率大约70%,生产控制类大约50%,而更核心的研发设计类则只有5%,且越是高端企业,国产软件的使用率反而越低。
“不同类别的工业软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只有推动生态协同发展,提升整体工业软件竞争力,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工业软件的作用。”浪潮工业互联网副总经理宋志刚建议可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聚焦共性技术,以工业场景为拉动,以工业App为突破去带动国产工业软件发展。
论坛上,由工业软件头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国内知名咨询机构共同组成的山东省工业软件联盟成立,将面向全国汇聚“政产学研金服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优势,破解关键软件“卡脖子”难题。“我们将支持山东联通参与工业软件联盟工作,进一步强化工业智能实践,赋能山东制造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联通数科首席Ai科学家廉士国表示。
如果说工业软件是制造之“魂”,那么新材料则常被看作先进制造业的底盘和基石——无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新材料支撑。对这一极具价值的“新蓝海”,山东近年来高频部署、高位推动,2021年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大关,今年上半年重点调度的137家新材料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51亿元,同比增长23.1%。
“新材料作为重资产产业,有周期长、门槛高,品种多且分散的特点;做好一个材料、应用好一个材料,都往往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磨一剑。”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宋锡滨提到,近十年来中国技术创新对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很显著,而当中关键的一点是搭建新材料产业生态圈,从而打通了从一开始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最终的产品环节;而具体到企业,国瓷的实践经验是,一方面要学习好成功者总结出的共同内容,另一方面则是形成自己的技术研发体系,将技术逻辑和管理逻辑两条线串起来,这样才能实现可以持续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
制造业要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作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3场综合性会议活动、7场平行论坛在3天时间内紧锣密鼓相继举行,通过高峰论坛、高端对话、展览展示等多种形式,促进制造业技术、人才、资金、项目的对接交流。
“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大国。但也要认识到,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优、产业基础不牢、产品质量问题突出、资源环境挑战严峻、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表示,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深度融合,企业要同时强化这两方面技术创新。”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上,权威专家与领航企业代表围绕探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展开深入交流。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看来,数字化转型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作为世界三大数控冲压装备制造商之一,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型冲压成形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近年来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35%。“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和市场需求,专注关键技术研发与高端产品研制。另一方面深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挥国家级产业链链主作用,通过与产业链条上各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将机床关键零部件从原材料生产、加工到应用的产业链打通,构建起机床产业上下游有效协同的新机制、新体制、新体系。”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世顺说。如今,凭借过硬的技术、产品质量和优质服务,济南二机床实现了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的突破。
“先进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也就是要将新一代互联网、信息通信、人工智能、金融等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对制造业转型的方向,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副会长、智能制造万里行理事长张彦国认为,目前工业界对如何转型的认识和判断已经逐渐清晰,企业不要犹豫不决,应积极走智能化之路。
在先进制造业国际人才交流合作高峰论坛上,如何加大制造业人才培养力度特别是国际人才的引育,成为交流讨论的热点。
“优秀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财产。作为世界科技百强公司之一,海克斯康一直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据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智研院执行院长隋占疆介绍,海克斯康目前在国内与70多所高校建立长期合作,为企业发展不断提供人才。“吸引高质量的产业链上下游成员落户,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对人才的大规模会聚会有显著的带动作用。”
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各方聚焦国内外制造业与服务业双向合作与交流,就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展开对话。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数字赋能是关键。大会现场发布的“济南宣言”,号召坚持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广泛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加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实现标准互认、数据互通、成果共享。
当前,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山东正全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聚力塑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智能系统与机器人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磁悬浮技术装备节能改造项目、高端精密轴产业园项目……创新性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和支撑,本次大会共征集77个签约项目,合作总金额668.23亿元,覆盖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海洋装备、纺织服装等多个“十强”产业领域,16个项目在主论坛签约。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制造业 工业 软件 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