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教育·资讯 教育·声音 教育·实践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长·导航

首页>教育>教育·实践

浙江音乐学院开展“多觉联动·数智赋能育美好童心”主题活动

2025年04月02日 10:10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已步入新阶段,美育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途径,正逐步展现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同时,乡村美育受资源、环境等因素影响,面临着诸多发展难题。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教授崔学荣带领研究生团队,基于中国本土特色及现实需求提出并运用实践的多联动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教育创新和科教融合的发展模式,为乡村教育突破困境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几年来,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的学生们在杭州市慈母桥村和淳安县的文屏村、下姜村、衢州市开化县齐溪镇中心学校等地开展了“童心创美·同心共富”以多觉联动·数智赋能育美好童心的乡村美育主题实践活动!在“自然美育”部分,研究生团队作为童创导师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从花草树木中汲取灵感进行绘画与音乐创作;在“慈孝文化”部分,孩子们通过学习传统孝道故事、结合家庭互动,以手绘卡片、日记和故事分享的方式,深化对“孝”的理解和表达;在“童心乐创”部分,以多元、多维、互动的丰富形式,调动孩子们的创造力,多感官参与互动体验;在“生活美育”环节,紧扣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灵感,将一个个鲜活的生活故事放在美育项目活动中,为美育创造不断增色;在“logo印记”活动中,孩子们从“创作者”变为“团队成员”逐渐成长为“小小艺术家”;在“音乐创美”环节,孩子们组建成一支“Super童创乐队”,用自制的乐器与乡村童谣结合,演绎了一场属于孩子们的童创音乐会,创造出充满个性和趣味的音乐体验。

多觉创美实践活动中,乡村的孩子们经历了从最初的羞涩与腼腆,到逐渐展现出大胆的创新精神的过程。这一转变不仅激发了他们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还让他们在艺术的世界里找到了自我表达的乐趣。有孩子兴奋地说:“我学会了用多种方式来拍打节奏,并且运用这些方法,创作了一首属于我自己的‘山林之歌’。整个学习过程我非常快乐。”通过参与这些美育活动,孩子们在“共富路径”上收获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和个人成长。这项活动为每一个乡村儿童提供了成为自己生音乐家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艺术的熏陶下,自由地发挥创造力,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

据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张云良介绍,多觉创美实践团队作为“美”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和学生全面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项目旨在突破传统美育的瓶颈,将目光投掷在更广阔的乡村儿童美育中。让每一个乡村儿童,都可以做自己生命的音乐家。

针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学院正与更多地方文化馆、社区中心合作,挖掘传统文化中更多的美育元素融入日常教学,通过“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形式,扩大美育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感受美育与艺术的魅力。

崔学荣称,多联动教学方法注重自然、生活、文化与美育创造实践相结合,通过跨学科的艺术体验、实践活动及创意设计,推动立体化、沉浸式美育实践,帮助孩子们在生活中感受美、创造美、展示美。对于解决乡村美育发展困境,提升美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吴大鹏)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