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教育·资讯
让协商民主的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
——广西大化县政协引导青少年学生参与协商民主实践纪实
成为政协会议的嘉宾、基于自己的调研提交一件提案……近年来,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大化县)高级中学的师生们在县政协的指导下,获得沉浸式体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特别是政协协商全流程的难得机会。“从调研到协商、从课堂到实践”,生动的育人模式不仅让青少年感触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温度,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有事好商量”的种子,也为学校探索如何培养出高质量且具备民主素养的时代新人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助力青春版“商量”故事
今年,大化县政协全会开幕会现场,一群身着整齐校服的青少年格外引人注目。这是继2024年之后,大化县政协再次邀请大化高中师生作为嘉宾旁听会议。
作为政协会议的嘉宾,师生们坐在会场里,认真聆听委员们的发言,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一个个要点。“以前只是在书本上了解政协会议,今天亲身来到这里,才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如此的真实和生动。委员们为了家乡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这种责任感让我深受触动。”高二学生霍鑫慧感慨地说。
带队老师陆春林表示,“带学生来参加政协会议,就是希望他们能近距离感受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氛围,明白协商民主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培养青少年的协商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如何让民主理念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这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大化县政协主席潘慧华表示:“重视青年,就是着眼未来。要引领孩子们从关心身边小事入手,逐步有关注民生大事的意识。在这一过程中,政协会议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场,我们希望能为他们了解民主、走近民生提供更多的机会。”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大化县政协联合多个部门积极探索,精心组织大化高中师生团体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其中最受师生们关注的是连续参加第十、十一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活动。在众多的参赛队伍中,大化高中师生在活动中脱颖而出,喜获“杰出提案奖”“杰出贡献奖”等十多项荣誉。
在准备模拟政协提案的过程中,师生们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走进社区,了解居民的生活需求;走进企业,关注产业发展的问题;走进乡村,探寻乡村振兴的路径……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份份高质量“提案”。
在关于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提案”中,学生们详细分析了当地社区养老服务不足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如增加社区养老设施、培养专业养老服务人才、建立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等。这些建议展现了青年学生们对社会问题的敏锐观察,更调动并提升了他们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和能力。
比荣誉更重要的是成长
在大化高中师生眼中,他们在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展示活动中的出色表现,源于大家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更源于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为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近政协、了解政协,近年来,大化高中专门成立了模拟政协社团,政治、历史等学科的骨干教师担任社团的指导老师,从选题策划、调研方法、提案撰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同时,学校还在各方支持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图书资料、调研经费等,为学生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展示活动中,大化高中带着《关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的报告——以广西铜鼓文化为例》的调研报告和提案,全程参加了模拟委员通道、界别协商、提案集中展示等环节,并在其中收获了多项集体和个人荣誉。且在大会最后闭幕展示环节,作为21所学校队伍代表中唯一的一所县域高中上台领奖。
光鲜荣誉的背后,更宝贵的是学生们的成长与蜕变。“以前觉得国家大事离自己很遥远,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我明白了每个人都可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在,我会更加关注身边的事情,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学生黄滢滢表示。
引导青少年学生参与协商民主的创新实践,也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大化高中党委书记苏越表示,“通过参与协商民主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激发。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以协商民主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并将其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少年。”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