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党委书记李浩:加强乡村卫生健康服务 筑牢乡村振兴健康基础


建立健康评估—慢病管理体系,由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慢病、失智失能患者的健康跟踪管理,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健康指导,提高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可持续性。 【详细】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湖北省委会副主委、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韩民春:优化乡村基层公共文化空间布局


完善基层文化空间运营人员的招聘、培训和考核体系,提高业务能力,建立、完善乡村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激励机制。 【详细】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提升乡村服务基础设施 优化农村养老服务供给


在护理资源配置方面,对重度失能老人进行适度集中供养、集中照护,以缓解因农村地区空心化而带来留守失能老人无人照料的难题。【详细】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湖南省委会主委何寄华:优化乡村教育服务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随着出生人口减少和城镇化持续推进,乡村教育面临着生源不足、师资薄弱、校舍闲置等问题。以湖南为例,全省学龄人口由乡村到城市流动趋势延续,乡村教育资源富余比例扩大。【详细】

浙江省嘉兴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陈利众: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 让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


以多元化投入加速布局,深入实施“千万工程”,办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等政府民生实事480多件,让农村居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详细】

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自治区政府原主席齐扎拉:补短板强弱项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加快“互联网+”服务向农村延伸,保障农产品出村进城畅通。四是推动农村公路建设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打通仓储、冷链、物流配送从乡到村的“最后一公里”。【详细】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铺就乡村致富路 办好农民关心事


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生产路规划,解决半截路、绕弯路等堵点,畅通微循环。在规模化特色农产品集中种植、加工储存片区打通产业路,使每条生产路、产业路直通城乡道路、直通就近市场,实现“一进一下”,物流通畅,促进农民致富增收。【详细】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食品营养研究所所长赵晓燕:补齐农村冷链设施短板 提升产地农产品竞争力


当前,我国农村冷链设施框架已基本形成,主要问题是产地预冷设施缺乏、部分冷库使用率低和冷库建设用地难等。【详细】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黑龙江省委会主委、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方传龙:多措并举提升农村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引导校企、校地协同合作,定向培养农村物流运营管理人才,提高农村物流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 【详细】

全国政协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委会主委钱学明:统筹县乡机构编制 建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在县域医共体内部医护人员的职务晋升、职称评聘中,明确要有乡镇卫生院工作经历,并优先考虑在乡村工作时间较长者,以此引导县域医护人员下沉乡镇、服务农村。 【详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党组成员柳芳:抓住低空经济发展新机遇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要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因地制宜打造“三张网”,即基础设施网、低空航路网、服务保障网,更好发挥低空经济对乡村全面振兴的促进作用。【详细】

往期回顾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