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文件>协商民主协商民主

推进创新实践激发工作活力

2014年02月12日 10:07 | 作者:赵树国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二、 探索“特别视察”方式,增强民主监督实效。政协的民主监督虽然层次较高,但由于是一种非权力监督,容易流于形式。为增强民主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济宁市政协创新实施了“特别视察”这一新的监督形式,并得到市委大力支持,市委办公室以正式文件转发了市政协“特别视察”办法。济宁市政协抓住党委、政府已有明确部署、人民群众强烈关注的难点问题,以破难题、促落实为目标,开展连续视察,以民主监督与“问责制”相连通的方式,增强了民主监督的力度和实效。一方面,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强化监督,推动落实。对同一问题连续开展三次视察,并进行民主评议,第二次被评为“不满意”的,报送市考核委或纪委(监察局);第三次仍为“不满意”的,启动对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质询;属于失职、渎职的,向市委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直至问题彻底解决。另一方面,对视察情况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加强协调沟通,提供智力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帮助被视察单位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近年来,对中华文化标志城选址地九龙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开展的“特别视察”,有力推动了九龙山区21处违规砖窑厂的关闭和拆除,使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对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和重点湿地工程建设开展的“特别视察”,帮助协调解决了项目建设中的困难问题,济宁市代表全省在全国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检查中荣获第一名。对全市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开展的“特别视察”,在资金保障、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促进了全市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观,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

  三、 创新委员工作机制,激发政协工作活力。政协工作的实力在委员,活力在委员,潜力也在委员。委员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政协工作如果没有委员的深度参与,单靠政协领导层和机关去做,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济宁市政协坚持依靠委员、发动委员,积极探索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方法途径。以“学习型政协”建设为抓手,探索建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机制,组织委员有针对性地学习政协理论、方针政策和业务知识,委员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职质量不断提升。积极探索与推行符合政协特点的“一线工作法”,引导委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为基层解决难题700多个。发挥政协委员优势和专长,开展委员联村联户服务群众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科技、医疗、法律、文化等方面的服务,全市4000余名政协委员活跃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奉献在一线。建立健全委员管理考评激励机制,建立委员履职台账,开展委员述职活动,从委员履职、本职工作、服务社会三个方面严格考评,作为委员评优与连任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了委员履职积极性。

  (作者系山东省济宁市政协主席)

编辑:刘爱梅

01 02

关键词:委员 工作 政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