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全国政协调研工伤维权 企业称参保成本太高

2014年02月13日 20:39 | 作者:韩柳洁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工人心声:
  简化理赔程序,缩短鉴定周期

  1月10日下午,在北京市政协的一间会议室里,11位来自一线的建筑工人与调研组成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其中有4位是受过工伤的工人。
  45岁的李志怀是四川省江油市城建建筑劳务开发有限公司的一名木工,2013年7月22日晚上在工地加班时意外受伤,当即被送往医院治疗。
  “工伤理赔了吗?”
  “正在等待工伤鉴定。”
  “当时住院多长时间,治疗自己花钱了吗?工伤认定用了多长时间?”
  “在医院住了21天,我根本拿不出任何钱,医疗费都是公司垫付的。当时因为刚到工地一个月,还没有签劳动合同,出事后才补签的。我一个农民工什么政策都不懂,公司帮着申报的工伤。”
  调研组成员细细询问,李志怀认真作答。但李志怀说到“认定工伤用了两个月时间,现在等着做工伤鉴定”时,胡晓义立即向在场的北京市人社局的相关负责人询问,能不能尽快安排这位工人的工伤鉴定,争取在过年前完成,让工人能够放心回家过年。
  敬丽萍是江油市城建建筑劳务开发有限公司人事部主管,主要负责工人的备案和工伤理赔。敬丽萍介绍,公司在北京有3000多名工人,分布在10多个建筑工地。由于工伤保险费的趸交和实名备案都是以工程项目为单位,而工人流动相对频繁,很有可能出现发生事故的项目与工人实名备案项目不一致的情况,这样一来就很难申报工伤。
  一同参加调研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表示,北京市的实名备案管理制度是一种创新,但是在工伤认定过程中应该灵活处理,还是应该承认事实劳动关系,不能把困难推给农民工。
  “工地上有工会组织吗”、“是否接受了安全教育”、“今年过年前能拿到工资吗”……来自全国总工会的两位全国政协委员张世平和李滨生还仔细地询问了建筑工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情况。
  参加座谈的建筑工人们刚开始都比较拘谨,但是调研组成员们的真诚和认真让他们渐渐放下了心中的紧张和顾虑,一一道出自己的心里话。比如:希望工伤理赔程序简化、周期缩短,希望解决工伤维权外也帮助工人解决“讨薪难”的问题……
  对于建筑工人们的现实遭遇和心里话,调研组成员都认真地倾听,并一一做了记录。调研组组长孟学农真诚地对工人们说:“我们是带着对老百姓、对建筑工人深厚的感情来调研的,我们会将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反映给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推动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完善,切实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编辑:付鹏

01 02

关键词:工伤 调研 企业 工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