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正能量 正能量

46名大学应届毕业生来到大巴山腹地的铁路工务段扎根

青春在莽莽深山闪光

2014年02月14日 09:14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好的干事氛围,体现在一些贴心的小细节

  2011年毕业的吉文佳,曾在大学组建过摇滚乐队,自己担任鼓手,来到车间后则咬牙扛起70斤的捣固机上道养护,22岁就已当上巴山工区的副工长,“往返10公里的巴山隧道,顶着大太阳进去,出来可以看星星。”“巴山培养的大学生,做副工长的已经有11位。”巴山工务车间党总支书记夏传康告诉记者,无论学历多高,段上规定领导干部必须从工长开始提拔,“只有这样,未来当他们做起管理者,心里才是踏实的。”“力量是练出来的,胆子是吓出来的,经验是磨出来的。”吉文佳笑言。

  不仅用事业留人,更要用真情留人,而这也是巴山一贯的传统。“2011年冬季,我们上道作业时正逢雨夹雪,晚上8点多回到车间,袄子鞋子全都湿透。”吉文佳向记者回忆。走进宿舍,夏书记已安排人把浴霸全部打开,发了“小太阳”电暖气烤衣服,还给每个人准备好一大盆姜汤,“好的干事氛围,源于一个个贴心的小细节。”

  来自重庆万州的“90后”小姑娘刘家佳对此深有感触,“土木工程专业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个县城车站,后来参加沿线站区健美操比赛,就发现来自巴山的同事们热情特别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精气神。”为丰富活跃站区文化,巴山工务车间团支部书记、29岁的武江涛曾将“一停二看三比四呼五通过”的安全守则改编为紫阳民歌,“从1981年至今,我们还连续举办了32届巴山路地群众运动会,已经打造成我们的品牌。”

  “后来,刘家佳给我发短信,主动提出从临近县城的车站调到交通不便的巴山来工作。”彭有辉告诉记者。“宿舍蜘蛛特别多,感觉像进了‘盘丝洞’。”刘家佳去年8月调到巴山,“环境不好,但心里有股劲儿。”而司奎超已经决定在安康买房,并把在杭州做导游的女朋友接过来成家立业。“莫道工务难成器,微霞尚能铺满天;鹰击长空鱼潜底,恰是男儿正少年。”他在诗中如是写道。

  司奎超、刘玲、武江涛……一个个戴着四五百度眼镜的年轻人,在万里铁路线上延续着梦想、开拓着新篇。“我的爷爷、父亲都是铁路职工。”刘家佳曾对她的爸爸这样说道:“您来筑路,我来养护,我守护这条铁路,就像守护爷爷和您一样。”

编辑:付鹏

01 02

关键词:巴山 车间 工务 青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