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文件>民主监督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是建立在共同政治基础上、能够广泛体现民意的监督形式,是一种有组织、高层次、不可或缺的政治监督,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
把握特点努力提高民主监督成效
积极探索民主监督的形式和途径
随着中共中央[2006]5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政协工作的外部条件越来越好,政协的民主监督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毋庸讳言,目前履行政协民主监督职能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如认识尚有偏差、缺乏机制保障、形式较单一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协民主监督职能的履行,制约了民主监督效果的提升。政协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协民主监督的新要求,正视问题,大胆创新,进一步加强政协民主监督工作。
一要营造民主监督氛围。要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监督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对政协民主监督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接受民主监督的自觉性;要进一步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良好环境。各级政协组织要增强工作责任感,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国家宪法、政协章程和中央文件规定,理直气壮地开展民主监督。要引导委员强化民主监督意识,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积极参与民主监督活动;引导委员强化责任意识,真正做到谏言谏在点子上,监督监在要害处;引导委员强化协商意识,使民主监督更具亲和力、说服力,真正起到促进工作的效果。
二要创新民主监督形式。要在用好现有民主监督载体的同时,坚持把民主监督与党纪监督、法律监督和行政监督相结合,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和合作,采取“多管齐下”的办法,开展联合监督,形成监督合力,增强监督效果;坚持把民主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可与新闻单位联办委员视点、政协之声、协商与监督等节目或栏目,使民主监督走出会场,走向社会,为广大群众所了解和参与。可抽调委员中的专家学者,成立单项工作监督小组,开展对重点部门、特定事项的全过程集体专项监督,提升政协民主监督的参与面和影响力。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民主监督 监督 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