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藏闻逸事藏闻逸事
文玩奇人的悲情传奇:家破人亡谁的错
回到北京后,常惠川先请大观斋经理赵佩斋鉴赏这件“西瓜鼎”。赵佩斋认为,这虽然是一件战国时代的青铜鼎,但是最多价值万儿八千的,还难以出售,认为常惠川确实花了“大头钱”。接着,茹古斋经理白五楼、延清堂经理丁济谦、韵古斋经理韩少慈等人共同对这件“西瓜鼎”进行鉴赏,可是每个人的意见都不一样。有人认为是战国时代的,有人认为年代不够战国,最早也就是秦代而已,随后众人都希望孙秋能作出一锤定音的鉴别。
陈重远在著述中这样记述孙秋的鉴赏:“我是和常大爷一起去太原的,常大爷见了这鼎就喜欢上了,非买不可,我拉他走也没走,花三万块买到手,贵了。我看是件秦鼎,是炊器不是礼器。古文中有句‘钟鸣鼎食之家’,鼎食指的就是豪门贵族用鼎做饭吃。”
对于孙秋的这一鉴赏结论,众人都表示认同,常惠川当时没有明确表示异议,而是将该鼎运回通州张各庄老家,秘藏至民国十八年(1929年)。在他辞世前,告知儿子常瑛说:“这鼎是三万块大洋买的,吃了亏,可没上当,是秦朝的真东西。”由此可知,常惠川从内心承认自己花了“大头钱”,也承认这件“西瓜鼎”是秦代之器。
遗祸后人
常惠川辞世后,这件全称秦双耳三足圆鼎在通州常家又秘藏了12年之久,直到民国三十年(1941年)春节时,常瑛因当地经常遭受日军与治安军的抢劫骚扰,遂将该鼎又运至京城琉璃厂文古斋存放。至于常瑛为何将这件家传青铜重宝放心地存放在文古斋内,皆因这家古董铺的东家岳彬与经理陈中孚两人不仅与常家是同乡亲戚,而是还都是常瑛之父常惠川于宣统二年(1910年)领进京城学古玩铺的。
不料,到了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当文古斋经理陈中孚到上海收购古玩期间,该古玩铺伙计竟然在没有征得经理陈中孚与该鼎主人常瑛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这件“西瓜鼎”以3 万法币卖给了美国古董商罗伯森。
常瑛得知消息后,顿时气得火冒三丈,拒绝领取那3万法币,而坚持要文古斋归还自己家传之宝鼎,甚至声称哪怕贴点钱也要收回已经卖到美国的那件“西瓜鼎”。
在与古文斋东家岳彬及经理陈中孚两次交涉无果后,常瑛竟因两次进京而被通州张各庄农民误认是勾结还乡团并杀害农民之魁首。土改批斗地主期间,他与长子一同被农民打死,次子被迫逃进京城投奔国民党青年军二○八师当了兵,后又于新中国成立前夕逃往台湾,而音讯全无。
对于常惠川花费“大头钱”购藏“西瓜鼎”竟导致家破人亡的悲剧,当年在文古斋做学徒的陈重远目睹了全过程,内心遭受极大震撼,遂枉费其祖母之大愿,决心不做古董商人,转而南下参军投身革命去了。这实在是一则值得深思的古玩行旧事逸闻了。
编辑:付鹏
关键词:常惠 惠川 古玩 经理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