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人口调控能否遏制城市“肥胖症”?
庞大的人口规模,令大城市更像一个气喘吁吁的“肥胖症”患者,“负债累累”导致难以正常行走。一些地方出台了包括“提价、设卡、限制”等多重政策在内的“组合药方”限制人口数量。专家指出,出台“限政”的同时还应直面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对诸多“顽疾”对症下药。
人口膨胀与“用工荒”并存。数据显示,近十多年来,北京市常住人口以年均增长超60万人的速度发展,相当于每年增加一个中等城市,其中外来人口占了大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春节刚过,北京街头一些餐馆的门外,张贴出招聘厨师、服务员的告示,家政机构也曝出“保姆荒”“月嫂荒”。
“一面是人口增加,一面是‘用工荒’频现,表面上看是一对矛盾,实际上是城市承载的功能过多,大量人口涌入对服务业需求的乘数效应越来越大。”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叶裕民表示。
“大城市集聚了众多的资源和特权,拥有的教育、医疗等各种公共服务水平更是远超过其他城市。”易鹏说,单纯的行政手段控制肯定难以起到实效,在“北上广”等特大城市,多个人口疏解项目处于半停滞状态。
“有的城市在前一天开会时还讨论要疏解人口,第二天又讨论怎么发展产业,铺摊子。”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高扬表示,这种思路还没有摆脱对传统产业的依赖,一方面经济发展要以人造城,以业兴城,另一方面人口臃肿又不得不因城限人。
城市功能做“减法” 期待柔性“控人”
如果对低端服务业人口急踩“刹车”,“用工荒”可能还会加剧,生活成本也会进一步上升。控人口的根子在于城市的去功能化,城市管理者要学会“放弃”,应避免陷入“先摊饼,再搬迁”的怪圈。
“对于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而言,人口调控应采取柔性手段。”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认为,要落实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城市调控人口必须采取“功能疏解”和“市场调控”手段并行,成为标本兼治的长效策略。
“城市发展进行产业调整升级是必然趋势,但要注意平衡好相关利益。政府为了实现控制人口规模不能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外迁产业应做好合理规划和服务工作。”
中心城区功能疏解的成效如何,副中心、新城的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北京市政协委员王春元表示,当前城市副中心的地位还不够重要,内涵不够明确,要想为中心区分担人口、资源、交通压力,副中心必须进行科学定位,要让副中心有吸引力。
“治理‘城市病’有赖于建立健全城市区域体系和深入推进区域合作发展。”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说,一方面要在产业结构上调整,将集中于中心城区的医疗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央企总部等向近郊区迁移。另一方面要推进区域均衡发展,加速大城市与周边卫星城的一体化。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人口 城市 发展


江西鄱阳湖湿地现“瀑布”景观
美国佛罗里达州一过街天桥坍塌致多人死伤
武汉大学樱花绽放
阿土伊格四国将加强反恐等领域合作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辞职
新西兰纪念南岛地震七周年
吉林现50根2.5米巨型“糖葫芦”吸引游人拍照
汶川地震十周年图片展在欧洲议会举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