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网购维权,我能做主吗

导语:浏览网页买台冰箱、打开手机买件衣服,很多消费者在e时代成为网络购物的“粉丝”。然而,不少人在网购中遭遇送货慢、 退货难等问题,一些热心读者向我们讲述了网购“闹心事”,并提出不少实用的建议,几位专家就如何合理维权、如何规避风险等问题作了点评,希望对您的网络消费有所帮助。
虚假发货,等得心焦
今年1月,北京朝阳区王先生在亚马逊网站订购了一款化妆品。支付完成后的当天下午,他的网页订单详情显示:“卖家已发货,预计送达时间是一星期内。”
一个星期后,王先生没有收到商品;两个星期过去了,王先生还是没有收到商品。“我想问问卖家问题出在哪儿,可没想到亚马逊页面上连卖家的电话都没有,只能通过邮件联系。”王先生说,几经周折,他联系到了卖家,这才知道,支付完成的当天,卖家并没有发货。不仅如此,直到联系那天,卖家仍然没有发货。
“没有发出商品,为什么网页会显示已发货呢?这种行为不属于欺骗消费者吗?”王先生很生气。
卖家告诉王先生,他购买的这批化妆品暂时缺货,进货时间未定。如王先生还想购买这款商品,只能等待。至于网站显示的“卖家已发货”,这是网页自动生成的,“有时候并不准确”。
卖家说得越“轻松”,王先生心里越憋屈。他决心和卖家论个明白:“不仅要退款,还要赔偿损失。”
然而,王先生发现,按现在的规定,消费者只有在商家出售假货时才能得到赔偿,至于延迟交货,除合同约定外,没有明确的赔偿规定。
由于商品金额不大,协调起来又费时费力,王先生只好作罢。在亚马逊客服人员的协调下,王先生接受了卖家的退款建议。
但是,对于王先生“卖家没有发货却说成已发货”、“因卖家延时发货而耽误使用谁来负责”等疑问,亚马逊客服人员始终没有给出解释,只是强调“会加强对商家的管理,避免下次购物出现类似情况。”
“对消费者来说,‘下次改进’听起来就不太实在。如果这次问题都没能解决好,我怎么还敢寄希望于下次呢?”王先生说。
专家支招
提前约定发货时间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莫岱青:不少消费者可能遭遇虚假发货的问题,也就是“商家明明没有发货,却告知消费者已经发货”。这种情况下,如果消费者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适当操作,一旦到了付款期限,可能导致“钱货两空”。因此,消费者对这种情况应该倍加小心。
网上购物时,最好提前跟商家约定好发货时间和到货时间,并留作凭证。如果过了收货时间没有收到商品,应及时和商家沟通,查找原因。如果碰到商家虚假发货等无法通过双方协调解决的问题,消费者可以联系商家所在购物平台的客服人员,要求客服人员协调解决问题。如果有“申请退款”的选项,可以先点击“申请退款”,确保资金安全,然后再向商家提出赔偿要求。
贪图便宜,碰上“李鬼”
“本来想图个便宜,没想到碰上了‘李鬼’。”说起最近的网购经历,山东青岛的赵女士依然愤愤不平。
去年冬天,赵女士浏览一家网上商城时发现,一家店铺销售的日本“花王”牌纸尿裤每箱比实体店便宜不少。赵女士通过聊天软件和卖家交流。卖家表示,这批货是托人直接从日本带回来的,因此价格便宜,质量绝对可靠。赵女士的儿子刚1岁,需要大量纸尿裤。经不住低价的诱惑,赵女士就买了两箱。
几天后,纸尿裤送到了赵女士手中,她拆开一看,除了全日文的说明外,不论是包装风格还是产品的样子,都与在实体店购买的差不多,就放心地给孩子使用了。
第二天早上,赵女士起床时发现,孩子的被褥湿透了。她赶紧将孩子的纸尿裤拆下,发现纸尿裤根本存不住尿。赵女士又打开了一个新的尿不湿,倒上水,用手一摁,水就向外冒,与以前用过的一点都不一样。
赵女士觉得买到了假货,赶紧上网与卖家沟通。卖家一口咬定,商品绝对没问题,可能是使用方法不对,没系紧。赵女士觉得卖家缺少诚意,就把商品使用的情况拍了照片、录了视频,发给了卖家。看了视频,卖家还是不承认自己销售的“花王”纸尿裤是假货,只是表示:“这批货发错了,愿意退款。”
赵女士对卖家的表态不满意。她联系上网上商城的客服人员,并向当地消协投诉。压力之下,该网店最终答应双倍赔偿赵女士的损失。
专家支招
看信任度选品牌店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互联网再大,大不过法网。消费者网络购物时,应选择大型、知名、信誉和口碑良好的经销商。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评论。网购遭遇侵权,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新消法规定,在消费者权益受损后,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作为第三方,在无法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情况下,承担先行赔偿责任。这有助于督促网络交易平台履行应尽审核义务,有助于解决网购异地消费,帮助消费者实现索赔权。
网购经验很重要。网上购物应当选择正规商家,不能只冲着便宜去。最好能在旗舰店、正规商城选购,按信用度排列去挑选。此外,还要咨询店家是否有7天包换、有没有赠品保障等细节条款。
商品毁损,谁来赔偿
去年11月,湖北的彭女士在某网上商城购买了一款产自广东中山的儿童书桌。12月2日,书桌送来了。当时彭女士正在外地出差,就让家里的保姆接收了商品,并在送货单上签了字。
几天后,彭女士出差回来,发现书桌不仅有色差,桌面还有明显划痕。彭女士赶紧致电卖家沟通。对方坚决否认质量问题,但表示“如果产品不能正常使用,可以按售后服务处理”。卖家同意给彭女士寄一瓶除痕喷液,改善色差,消除划痕。
彭女士当时答应了。可过了一个月,商家的承诺一直没有兑现,她没有收到除痕喷液。于是,彭女士再次致电商家。可此时对方却突然改口,态度十分强硬:“发货时商品很正常。桌面有划痕,跟我们无关。”
彭女士马上致电物流公司。物流公司表示,他们只认收货单,说如果当时彭女士认为商品有问题,就不应该签收,“现在货已签收,就说不清楚了。”
彭女士感到十分无助,无奈之下,她向这家商城进行了“投诉”,并把卖家出售瑕疵商品的情况发到了网上。
“几天后,卖家打来电话,说可以给我赔1000元。”彭女士不愿意接受赔偿,希望退货。卖家表示,退货运输成本较高,同意再增加200元的赔偿。最后,彭女士接受了这个办法。
专家支招
当面验货防争议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律师邱宝昌:我国快递服务标准规定,收派员将快件交给收件人时,应告知收件人当面检查、验收快件,收件人核对好货品后再签收。 如果在签收后发现包裹中没有货物或是商品损坏,可以先联系电商、购物平台,解决不了的可以向消费者保护组织、工商管理部门投诉,通过行政来进行查处,也可以向购物平台投诉。涉及诈骗的、骗钱多的可以向公安部门报警,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解决。
运输中的风险应该是由卖家承担,交到消费者手里后风险才转移到消费者手上。由于网购运输环节出现的问题较多,建议消费者在网购的时候要多咨询、多了解。下单之前对于售后服务、货到验收合格后付款,出了问题找谁,怎么赔要和客服、商家约定清楚。这样一来,出现问题可以直接找电商或平台,省时省力。
看清条款,智斗“霸王”
前不久,广州的高先生在新蛋网购买了某款14英寸笔记本电脑。收货当天,就发现机器的电池扣无法锁定,电池挂不住。
高先生立即联系该网站,要求退货。客服人员表示,按照新蛋网的规定:如果“商品未拆封使用,依旧保持新蛋网出售时的原质原样,不影响新蛋网第二次销售”,可自由退货;但如果“已拆开包装,影响二次销售”,则需支付商品总价的20%作为拆包费。当然,如果有质量问题,他们可以退、换货,但要先把电脑寄回去进行质量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给出维修意见。整个周期需要一个月左右。
高先生很恼火,时间这么长,手续如此复杂,这不是折腾人吗?客服人员表示:他们关于商品退换的规定已经挂在了网页上,高先生选择在他们网站购物,就说明已经接受了网站的规定,他们也没有办法。
退换货时间太长,还不一定能修好。实在等不及,高先生只好来到当地该品牌电脑的官方维修点,维修人员说,由于是硬件问题,需要拆机,维修费用200元。
崭新的电脑,从未使用就被拆机,还要付出200元维修费。高先生这次网购有一肚子的委屈,应对霸王条款,看来还需更多“智慧”。
专家支招
留凭证及时投诉
中消协组织联络部主任邱建国:由于网购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消费者难准确掌握商品实情的问题。新消法在经营者义务一章新增加了七日无理由退货制度,赋予消费者购物“后悔权”。当然,使用这一“特权”有一定的限制,如要承担运费,还有少数商品不适用退货,这也是消费者特别需要注意的。
但是,如果商品本身有瑕疵,卖家就有责任为消费者免费退货或维修,不得附加额外条件。消费者应注意保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及时截取网页、索取售货凭证,以免出现问题进行投诉时无据可举,一旦出现消费纠纷,及时向消协组织或者工商部门投诉举报。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卖家 消费者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