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知识讲堂>文玩杂项文玩杂项
85岁老人半世纪藏报10多万份
收藏报纸半个世纪,家中藏报2.5万种共10余万份,藏书超过3千册!85岁的无锡老人黄义初是位离休干部,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他迷上了收藏书报,并为此戒烟酒,把大半辈子的精力和财力都花在书报上。多年来,他曾在上百家报刊上发表收藏、读书、游记、文史等作品近千篇。昨天,记者探访了满屋书香的黄家,听他们讲述一家三代的书报情缘。陆媛
“藏书房”遍地是书报
“当初客厅整面墙都做成书柜,以为够他放了,没想到远远不够。后来我又做了150个纸箱,结果装满了仍不够。”
在无锡上马墩街道益都苑小区一套近90平方米的住所,老人曾在这里住了近十年,如今是他的“藏书房”。一进门记者就看到,房间里到处堆放着用纸箱装载的各类报纸。老人的大女儿黄靖指着客厅的书柜说,“当初客厅整面墙都做成书柜,以为够他放了,没想到远远不够,后来又做了150个纸箱,结果装满了仍不够。”这些纸箱外贴着不同标签,有的是按地域划分:无锡、新疆等;有的是按重大事件划分:香港、澳门回归、北京奥运会、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全国历届“两会”等;有的是按人物划分……一些还没来得及归类的报纸也被包装起来,叠得整整齐齐,堆得有一人多高。老人原来住过的房间里,堆满了几十个铁皮文件柜,这也是女儿为老人保存报纸而特意买来的。因为藏报太多太重,以致黄靖老是担心,房屋的承重会不会吃不消?
随着老人年事已高,腿脚不便,3年前子女为他在小区另一处安排了带电梯的住房,本来说好把藏报藏书留在“藏书房”,但在黄老的坚持下,新家又成为他藏报的新天地。
全国各地海淘报纸
“当时快报刚创刊不久,我到南京找到报社领导,提出想要一份快报创刊号。领导非常热情,不仅满足了我的要求,还特意送了我一本合订本。”
据了解,老人的藏报达2.5万种共10余万份,如此海量的报纸是如何收集来的?黄老除了每年自掏腰包,征订了10多份国内报刊外,每逢重大会议或者节庆活动,他都通过在全国各地的亲戚朋友帮着收集当地的报道。
但他并不满足于此,离休后,他和老伴到全国各地收集报纸。2001年,两人花了一个月时间,来到新疆、宁夏、青海、陕西四地,走访当地报社、高校和知名企业,共收集到1000多种报纸。这些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25个省市自治区。
采访中,黄老还特意谈起与快报的一段缘分,“当时快报刚创刊不久,我到南京找到报社领导,提出想要一份快报创刊号。领导非常热情,不仅满足了我的要求,还特意送了我一本合订本。”
黄老说,在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的收发室,有专门为他保留的书报格子,逢重要日期的报纸,工作人员会专门帮他留存。每隔半年,老人就用推车将厚厚的报纸带回无锡。老人说,正是缘于众多单位的支持,才共同实现了他的藏报梦。
“他从早上吃完早饭就开始看报、剪报、写阅读感悟,一天要坐十个小时,我说他比上班还忙。”小他6岁的老伴王阿姨担任起秘书长的角色,收发报纸、帮他把剪报粘贴装订,还要陪着他到全国各地收集书报。子女、孙辈则负责帮老人打字、投稿。全家人为了老人的这个爱好而忙碌,“香港回归前夕,他想要一份香港报纸的特刊。通过联系那边报社得知,上海有报社办事处,为了这份特刊,我前后陪跑了四次上海。”
作为家里的“财政大臣”,老伴也在经济上全力支持,“他去年到书展,一次就买了四千多元书。我问他来得及看吗?他说如果不买,以后再想要就没有了。”
一家三代读书乐
“父亲这么多年坚持读书看报,对我的影响最大。通过读书思考,从书中得来的知识使得我在工作中,不论在哪个岗位都能受益。”
以书为友,爱书、读书、藏书之乐深深地影响着老人的子孙辈。
儿子黄华从小最爱看父亲的历史书,上中学时历史老师曾经邀请他一起上台给同学们讲历史。“父亲这么多年坚持读书看报,对我的影响最大。通过读书思考,从书中得来的知识使得我在后来的工作中,不论在哪个岗位都能受益。”如今,18岁的孙子也酷爱看历史、经济类书籍。刚上高中时,他迷上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而且是看原版,对照中英文阅读。比同龄小伙伴看的书更多,成为黄家子孙们骄傲的事。
外孙女王秉颖称,自己从小就生活在知识的海洋里,因为房间里除了床和床头柜,其余地方都是被外公的书报堆满了。“从小父母出差去外地,我不要玩具,只要他们带书回来。”王秉颖记得,中学时的一个暑假,爸爸请假带她到上海书城买书,当时列出了一串长长的书单,“其中有一本是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我记得书架上找不到,爸爸拿着书单到处问工作人员,哪里有这只‘猪’?”这场景至今还令王秉颖忍俊不禁。
2008年,当时远在英国留学的王秉颖,特意帮外公带回了当地的中文报纸,“每到一个地方旅游,我都会帮他带几份当地有特色的报纸。”回来后,她还兼做翻译,帮外公备注说明。
黄老说,现在最头疼的事情是书报太多没地方放,还有就是时间不够用。“读书的内涵其实是读人、读事、读自己。只有把自己融入书中,置身于作者笔下,用心去品读、去领悟、去研究,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共振,才能真正获得读书之百味。”老人希望能展出自己的收藏的书报,让更多人一起享受读书的快乐。
编辑:付裕
关键词:老人 报纸 藏报 书报 读书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