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103岁老人街头乞讨 竟为补贴条件差的儿子
原标题:103岁老人街头乞讨:儿子条件差 出来讨钱帮一下
老人的身份证
6月9日上午,记者在郑州金水区纬五路第一小学门口见到一位乞讨老人。老人拿出身份证,称其叫耿生茂,1912年12月30日出生,今年103岁,老家商丘民权县人和镇龙虎寺西村,现在家中没有亲人。希望相关部门尽早解决这位老人的晚年生活问题。
事情一经报道,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今天(6月10)上午,大河报记者获悉最新消息,网上热传的103岁流浪老人,已和家人见面。老人家里有两个女儿,三个儿子。儿子说家里穷,老人之前被当地人带出来乞讨过,这次老人是自己出来乞讨的,说在家吃不好饭,临走前是儿子把他送上车。老人双手合掌含泪对记者说:我再也不来乞讨了!
老人的小儿子说,他自己右臂残疾,妻子有精神障碍,家里还有俩小孩儿。老人每月有300块钱的高龄补贴。老人说儿子条件差,想出来讨钱帮一下,到闲杂爱出来乞讨已经有三四年了,隔20多天回去一次,会给他钱,一年下来给一两万元,让他贴补家用。
老先生身体一直很好,虽然年过百岁,依然精神矍铄。据老人说,五六年前老伴去世时病重一次。
为何老人年纪过百还要出来乞讨?今天上午在媒体见面会上老人和小儿子给出了答案。
面对记者,老人小儿子含泪说,老人出来乞讨,自己心里也难受,家里也确实有难处。
老人的小儿子有俩儿子,大的12岁,小的10岁。12岁的孩子曾对他说:“你不能让俺爷再出去乞讨了,要不然,我长大了不孝顺你。”
“我没尽到孝心,请大家多原谅。”老人的小儿子也表态,将老人接回去,把老人照顾好,不会让老人出来了,请大家监督!
老人小儿子说,家里几个月前盖起了两层小楼,12万左右,主要是老人乞讨来的钱盖的。老人信算命的,说他有盖楼的命,没住楼的命。回老家也只住老房子。
记者随后在工地旁一两平方米废弃的简易活动板房,这就是老人的“蜗居”。
民权人和镇民政所负责人王运伟告诉记者,老人高龄津贴加60岁以上老人补贴,每月360元,小儿子夫妻俩每月低保共198元,在当地算不错了,生活应该没问题。省民政厅已安排救助站已于今晨4点找到老人。目前,该老人的家人、乡镇领导赶到郑州。谢谢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详情正在调查中。
据@商丘发布通报,在郑州街头乞讨的百岁老人耿生茂的家庭情况已查明。 耿生茂103岁,人和镇虎西村二组村民,已享受百岁老人补贴3年(300/月)大儿子耿永华,有住房两所,二儿子耿栋华做生意,有轿车两辆,生活宽裕,老人现在和三儿子一起生活。
网友瞬间炸开了锅↓
@鱼丸粗面on:家有一百多岁的老人是多大的福气啊,五个子女有多困难,养不好一个老人
@jack万有引力定律:有钱的不赡养,没钱的养不起。
@-Martin: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子的生活状况那么糟糕,有没有社会救助呢?关注中
@携剑的路人:人瑞啊,这在古代也是要供起来的吧
@刘之清:怎么感觉你的意思是:快来人那他们啊!他们家有钱还乞讨!
看到这个消息,不少媒体和网友多了许多猜测。剧情大反转么?有车有房还出来乞讨?但其实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在农村,分家后赡养问题就要复杂许多。在分家过程中,由于受家庭经济状况及老人主观因素等影响,在财产分割上存在的一些争议产生了日后赡养问题上的矛盾,于是,老人的“偏心”、自己吃了 “亏”等成了不赡养的借口。其次,子女过多,彼此推卸责任,也是老人得不到很好赡养的原因。而这位百岁老人的小儿子是残疾人,妻子有病,家庭条件原本就差些,让老爹乞讨也实属无奈之举。
令人欣慰的是,在多方努力下,终有圆满结局。本报记者一路护送老人回家。也希望老人的其他子女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履行好自己的赡养义务。(大河报客户端 记者蔡君彦 许俊文)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103岁老人 街头乞讨 家中已没有亲人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