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凤凰涅槃——广福鑫新生之旅

2014年04月11日 09:33 | 作者:刘艳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民营企业如何打造百年基业?

  中小型企业如何凝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传统企业如何在剧变的市场中实现转型、升级?

  一个个问号,高悬在中国市场上空。

  而答案,并不唯一。不同的业者,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答案。

  2014年3月末,在上海一栋别致的红色小洋楼——广福鑫(福建)有色金属工业有限公司上海总部,郑贵华董事长向记者解读了他和广福鑫给出的答卷。

  刚刚作为企业家代表,随习近平主席访问荷兰、法国归来的郑贵华,虽倦容未消,但一谈起广福鑫的前世今生,顿觉意气风发,谈兴浓浓。

  ■■缘何转型寻产业之根基

  1983年,二十刚出头的郑贵华,从福建老家到上海,开始了从商之旅。

  “做南北干货时,定价权在我们手中;上海山货市场的价格体系,基本上是我们公司打出来的。”郑贵华回忆说,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应时代之需,一路走来,顺风顺水,一直做到福建省南北货大王;既为产销地解决了大量就业人口,也为自身打造百年基业积累了资金。

  2006年,业内价格战烽烟初起时,郑贵华已悄悄转行,做起了投资。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多数同行忙着加速杠杆化,搞轻资产、虚拟经济、资本运作时,郑贵华却感觉他似乎看花了眼,“琢磨不透,不敢苟同”。

  “办企业到底为什么?发展的根基到底在哪里?”多方调研和审慎思考,终于催生了一项重大决定:到福建办实业,为家乡作贡献!

  “做贸易,总觉得企业没有‘根’;做投资,很难掌握投资企业主动权。做实业,才能掌握企业主动权;做实业,才真正找到了发展的根基,心里踏实多了。”郑贵华的解释很朴实,也很深刻。

  从做贸易到办实业,从商人到企业家,这个华丽的转身,使广福鑫在金融风暴中安然无恙。郑贵华对记者说:“现在想起来仍感到后怕。”

  其实,郑贵华和广福鑫的选择,恰好与一股国际潮流不谋而合。

  世界金融风暴肆虐,加速了国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相继从国家战略高度,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的战略和计划。其中,支撑制造业的“三基”产业越来越受到关注。

  2012年2月,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发布了美国《重振制造业政策框架》、《先进制造伙伴(AMP)计划》后,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加快创新,促进美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在此背景下,中国作为制造业产值居全球首位的国家,应该从中获得启示,把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设定为重要的战略目标。

  “如果不抓住这一轮新型工业化的时机,我们再想迎头赶上,难度会越来越大。市场不会停下脚步等任何一个人;它自身的发展规律,谁也阻挡不了。”郑贵华说。他和广福鑫都意识到,这不仅影响到全球的产业地域布局,还将导致全球产业格局大调整。

编辑:罗韦

01 02

关键词:广福 福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