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条相关头条相关

筑好康庄大道 共圆小康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农村公路发展纪实

2014年04月29日 06:46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2014年4月10日13时28分许,随着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成功实施“最后一爆”,整个隧道顺利贯通。这标志着独龙族同胞大雪封山半年的历史将宣告结束,祖祖辈辈难圆的梦想今日终将实现。

  一条条溜索,也时刻牵动着总书记关注的目光。

  云南、贵州交界处的牛栏江边,一根根钢绳横跨江河,成为当地村民跨江出行的唯一交通设施。为有效解决两岸人民的出行困难,优化路网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努力下,进行了溜索改人行桥建设。老乡们高兴地说,这是党和政府给我们架起的“希望桥、致富桥、小康桥!”

  根据《“溜索改桥”建设规划(2013—2015年)》,“十二五”后3年,四川、贵州、云南等7省(区)将约有290对溜索改造成桥梁,惠及904个行政村的95.8万群众,助力改善65.8万贫困人口的出行条件。

  “绝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农村交通问题在小康路上掉队!”这既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奋斗目标,也是向广大人民群众作出的庄重承诺——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让农民兄弟走进春天里,看到希望的花朵竞相绽放!

  情寄康庄大道: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

  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的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有着更加深远的谋划。2013年7月22日下午,他赴湖北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的长港镇峒山村考察,在与部分村民亲切座谈时指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他还特别强调,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浙江嘉善在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做出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这里曾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联系点。他十分关心嘉善的经济社会发展,多次作出批示指示,还特别强调交通要先行一步。浙江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批示精神,率先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建设,努力打造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养护管理、运输服务“四张网”。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由2003年的3.6万公里提高到2013年的10.4万公里,年均增长30%,通乡、通村公路成功实现百分百通达的“双百目标”,行政村班车通村率达到了94%,真正做到了让农民兄弟“出门有路,抬脚上车”。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对总书记的要求深刻领会,紧密结合实际,认真推动落实,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

  乡镇和建制村通达、通畅工程,农村渡改桥工程,危桥改造工程,乡村客运站点建设工程……一系列专项工程有序实施,农村公路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筑就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金光大道:

  ——上下联动,合力推进。中央和地方发挥各自积极性,各级党委政府提高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中之重。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一出台,中央有关部门就研究制定进一步发展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十项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全年安排车购税资金677.6亿元,同比增长47%,占全年公路建设车购税总投资的31%。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出台各种措施,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合理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目标、建设重点和技术标准,积极稳妥分步推进。

  贵州省2013年正式实施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小康路、小康水等六项行动。其中,按照“公路上等级、路网趋优化、管养全覆盖、通行提能力、安全有保障、环境更优美”的总体要求,小康路建设如火如荼,广大农民喜笑颜开。

  ——坚持不懈,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具有农村地区特点的公路运行体制和发展机制,推动农村公路实现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安全效益型转变、由整体推开向重点突破转变、由以建设为主向建管养运并重转变。

编辑:付鹏

01 02 03

关键词:农村 公路 总书记 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