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互联网思维引领设计产业“聚变”——

设计消费有望迎来爆发式发展

2014年05月08日 10:05 | 作者:金晶 |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双向”升级

  “一群相互不认识的设计爱好者,可以通过众筹的模式支持他们喜爱的设计师。一旦任务成功,设计师会和参与众筹的爱好者们交流,甚至共同开发新的设计产品。”张欣描述着“众筹设计”的过程。

  此前,互动参与的理念在众筹网、点名时间等网站上获得过较为成功的实践,为一些设计在上游生产端的“触网”提供了参考模式。通过电商渠道“触网”,则为设计在大众消费端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直达的渠道。“我们期待着设计消费理念和模式的全面升级。”张欣说。

  在设计跳出“圈内”融入大众消费的过程中,国内电商业也面临着自身的转型升级。正如王煜磊所说,电商也面临着从单纯用户竞争、价格竞争到个性化消费市场竞争的转变。黏住用户的除了依靠低价战略,还要提供消费者认同的产品和服务。设计与电商,两者融合将实现双向促进。

  “互联网的便捷优势,可以高效促成设计消费。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除了追求效率外,还需要关注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洛可可设计公司创始人贾伟提醒说。

  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思考模式,而设计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普通大众才是帮助设计实现产业化的核心人群,也是引领设计消费潮流的主要力量。我们期待,“触网”后的设计消费能带给千家万户更多更具内涵的消费体验。

  国家出台政策鼓励文化创意

  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

  ——以打造品牌、提高质量为重点,推动生活日用品、礼仪休闲用品、家用电器、服装服饰、家居用品、数字产品、食品、文化体育用品等消费品工业向创新创造转变,增加多样化供给,引导消费升级。支持消费类产品提升新产品设计和研发能力,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融合,创新管理经营模式,以创意和设计引领商贸流通业创新,加强广告营销策划,增加消费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健全品牌价值体系,形成一批综合实力强的自主品牌,提高整体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摘自《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

 

编辑:罗韦

01 02

关键词:设计 消费 产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