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正能量 正能量

小龙:守护“熊猫血”

2014年05月08日 14:06 | 作者:郝方甲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需要多少血?”小龙一边打电话,一边接待眼前的顾客,“矿泉水5块钱”。

  两个完全不搭界的话题,一个令人疑惑的人物。

  小龙,一个公园小卖铺店主,普通得随时可以消失在人群之中。很少有人知道,他创立了一个“以血为盟”的民间组织。他们的血是如此稀有,甚至被称为“熊猫血”。

  十几年来,这个3万人的联盟,用他们的鲜血,无偿挽救数千条性命。

  让人惊奇的是,创始人和组织者小龙,竟是联盟中唯一不是“熊猫血”的人。

  一条陌生人的帖子

  左莹皓躺在医院走廊,忍着越来越频繁的阵痛,一声都不敢哭。

  羊水已破、即将分娩的她,一夜间已被河北廊坊所有三甲医院外加一家妇幼保健院拒之门外。急红了眼的丈夫几乎和医生打起来。

  “你出了事我们抢救不了啊!”医生们也有无奈。

  左莹皓血型是RH阴性血。所谓“抢救不了”,是指医院没有这种血液,万一她大出血,将无血可输。

  人类的血型指标除了ABO血型外,还有RH血型,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在中国,RH阴性血者仅占全部人口的千分之三。

  尽管最终有惊无险,左莹皓却非常后怕--某一天,她很可能因无血可输而死。在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中,她发现了“稀有血型联盟”:联盟成员无偿互助献血,为急需者提供“熊猫血”支援。

  没有犹豫,她立即联系小龙,加入联盟。

  今年35岁的小龙本名王勇,貌不惊人,2000年成为“北漂”,一直过着无闻而平淡的日子,直到2002年读到那则新闻--

  有位“的哥”身患白血病,需要输血时被发现是RH阴性血,苦等了很久,怎么都找不到这种血液,最终决定放弃治疗。

  “放弃治疗,回家等死”,这句话深深刺痛了王勇:这个决定背后,有多少无奈和绝望?

  那是王勇第一次听说“熊猫血”。千分之三,在中国13亿人口基数上,有几百万人啊!难道他们都可能因没血放弃生命?另一方面,这几百万人本身不就是个活血库吗?

  仅仅出于一个闪念,他用网名“小龙”在网络论坛发出一道“熊猫征集令”,呼吁全国稀有血型者团结起来,助人助己。

  谁都没料到,这样一个由陌生人发出、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甚至要求随叫随到无偿献血的帖子,居然激活了一个庞大群体的生命梦想。数月间,几百“熊猫”网上集结,“中国稀有血型联盟”顺势成立,并不断壮大,迄今已有3000多名稀有血型患者通过联盟找到了救命血。

  只是,当年放弃治疗、回家等死的那位的哥再无音信。小龙叹息:“如果是现在,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12年,从王勇变成“小龙”,他觉得自己超越了平凡的生活。

  一种无条件的信任

  就在记者采访时,小龙接到了一通求助电话。

  向医院核实信息后,他把用血需求群发在QQ群里,然后给同城志愿者打电话:“我是小龙。你下午可以去某某医院献血吗?……3点……好,再见。”

  如此简短。接到电话的人,一句话都没多问,立刻答应按时赶到。

  他们都不问问给谁献?都不问问具体情况?

  见我们惊讶,小龙不好意思地笑了:“这么多年了,大伙信任我。”

  他一直遗憾,自己只是个普通血型者,无法亲自给“熊猫血”患者献血。然而,凭着一腔真诚的热血,他赢得了“熊猫”们的信任。

  一次,有人打来电话,自称患者家属,只问有没有血,对患者情况却语焉不详。那人随后发来一条短信,说长期寻找RH阴性血各型,“可以分成”。

  “血头”?小龙瞬间警惕起来。

  他请人拨通那个号码“找血”,对方直接报价:RH阴性血,400毫升2万块!

  小龙震惊了。由于“熊猫血”的稀缺,稀有血型联盟在非法血液买卖者眼中俨然成了一所活动银行。

  信任,是这个并无严密组织的联盟存在的唯一根基。小龙在联盟网站首页最醒目的地方写明--拒绝捐款。咨询、找血、献血全免费。

  信任,消弭了“熊猫”们天生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有位在北京治疗的白血病“熊猫”,每次需要血时,志愿者甚至从福建打“飞的”来义务献血。

  一次又一次,小龙因亲历而感动,因感动而坚守,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个温暖的生命接力之梦。

  有一回,志愿者赶到四川为一名产妇献血。而血站坚称联盟是非法血头组织,拒绝采血。产妇家属给工作人员跪下,志愿者写了保证书,媒体赶到了,磨了一整天,血站就是拒绝采血。

  那天,一贯轻声细语的小龙拍着桌子朝电话喊:“你们先采血救人!然后你马上报警,让警察来查查我到底是不是血头!我跑不了!”

编辑:顾彩玉

01 02

关键词:小龙 熊猫血 血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