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中国信用债估值定价体系谋变

交易商协会拟增加报价主体、提升报价频率

2014年05月22日 11:15 | 作者:张莫 钟源 |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建言 市场机构应提高自身定价能力

  业内人士表示,要进一步完善信用债市场定价机制,则每个机构应加强自身定价能力的培养,能够有能力构建自身的收益率曲线。

  王志栋表示,在国外的金融市场中,每家金融机构都是根据市场的交易情况形成自己的收益率曲线,然后跟着这个收益率曲线形成自己的定价能力,机构会对市场定价的准确程度做出自己的判断。“而在我国,现在基本上除了少数金融机构以外,据我了解,很多机构没有自己的收益率曲线”。

  “以定价估值中枢为例,其实,各个作为主承的银行报价,很多时候基本上是参考两家大行的报价估值,看他们怎么报价,其他人就怎么报价。”一位国有大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坦言。

  一位国内银行债券承销人士也表示,现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员的市场排名多是以交易规模来计算,而忽略了交易员最重要的能力是发现价格的能力和在交易中获利的能力。若大家的目标都是如何做大交易量,那么其工作重心就不会是去发现这个债券实际的价值。

  王志栋表示,机构自主定价与报价机制是整个市场风险定价有效运转的基石。机构自主定价与报价机制的有效性依赖于自身定价流程机制与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两方面制度的科学设计,因此,监管机构工作的着力点不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市场价格,而是通过前台交易系统的异常交易行为监测,对机构这两种制度的完备性及定价报价行为基于这两种制度的合规性进行检查,重点监管价格操纵和利益输送行为。

  一位国有大行投行部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一级市场是“批发市场”,二级市场是“零售市场”,根据国外市场的经验,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有价差是合理的。但是,由价差所形成的利润不应该被某些个人以非法的方式所获得。“打压一二级市场价差或消灭一级半市场不是根本,更重要的是完善内控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操守。”该人士说。

   

 

 

编辑:罗韦

01 02

关键词:市场 定价 估值 机构 报价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