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北京楼市:一丝寒意袭来 松动迹象初显
在很多买房人及业内人士看来,北京楼市的松动,已经是现在进行时。新京报记者 李冬 摄
5月10日这一天,李京(化名)拨打了4个售楼处的电话,从朝阳北路到通州,再到亦庄。他所关注的楼盘,例如亦庄区域的海梓府、林肯公园,都是近期见诸报端推出了“特价房”或被认为是降价的楼盘。
从3月中旬开始,从住总万科橙被“降价”开始,原来被认为坚挺的北京楼市,松动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虽然不少开发商并不愿意承认降价,或者只是说下调预期、调整产品,但在很多买房人及业内人士看来,北京楼市的松动,已经是现在进行时,一些调整越来越主动,越来越真切。
万科领衔?
在北京,如果给房价松动找一个标志性事件,不少人都会提到位于大兴天宫院板块的住总万科橙“降价”。
“五一”前后,在整个房地产业内,最火的就是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北京万科总经理毛大庆的一个“内部演讲”。在这个流传出的版本中,毛大庆说“感到一丝寒意”。
而在北京,如果给房价松动找一个标志性事件,不少人都会提到位于大兴天宫院板块的住总万科橙“降价”。虽然万科方面在当时迅速澄清不是主动降价,而是按照政府指导价销售,但对于一些买房人包括开发商同行来说,这就足够了。
3月中旬的这次开盘,万科橙推出333套毛坯房源,均价21680元/平方米。相对于此前售楼处释放的精装房2.6万元/平方米的报价,万科橙实际推盘价格在数字上的下调,被很多人解读为降价。
由于政府限价,万科也表示“承担社会责任”,万科橙以及后来首开万科公园里的“降价”入市,都有被动的成分。
但随后的一些房企和楼盘跟进,则有了更多主动调整的味道。
在万科橙“降价”的消息被广泛报道之后,位于通州台湖区域的东亚印象台湖,对外释放了要降价的消息:开盘价从预期的2.6万元/平方米降到2.2万元/平方米。东亚新华地产营销总监贾玉鹏也正面回应了媒体对降价的追问。贾玉鹏表示,东亚新华近年来发展较快,为了尽快回款以备后续拿地,因此决定快速走量。
今年5月6日,在大兴西红门一地块的竞争中,东亚新华就多次举牌,不过没能笑到最后。
不过,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即便2.2万元/平方米的价格,印象台湖也比上一期开盘上涨了许多。借助舆论对万科橙“降价”的关注,印象台湖也成功进行了一次“降价”营销。
到了4月,亦庄区域以北京城建·海梓府为代表的楼盘开始推出“特价房”。海梓府特价房28800元/平方米起的价格,比之前35000-36000元/平方米的价格下调不少。
李京告诉记者,海梓府28800元/平方米的起价更是为了吸引眼球,这一批特价房均价还在32000元/平方米。但即便这样,降价幅度也很明显。而目前海梓府销售的还都是去年底取证的同一批房源。
供应压力
今年2月以来,北京楼市库存开始增加。5月10日,北京商品住宅新房库存重新站回7万套,创造了13个月以来的新高。
在一位不愿具名的机构分析人士看来,海梓府是目前北京楼市降价“最真”的一个楼盘。而在海梓府周边,大体量供应的压力,也迫使海梓府不得不做出调整。
海梓府所在的亦庄乃至更具体的河西区,是近年来北京供应量较大的区域之一。海梓府周边,还有万科旗下的金域东郡、方兴旗下的亦庄金茂悦。三个项目共同构成“河西三盘”。但海梓府是三个项目中去化速度最慢的。
去年12月14日,海梓府与亦庄金茂悦、金域东郡同时取证开盘。海梓府取证8栋楼364套房源,金茂悦取证5栋楼346套房源,金域东郡取证两栋楼144套房源。
五个月过去了,亦庄金茂悦已经签约195套,认购336套;金域东郡签约76套,认购137套;而海梓府签约只有72套,认购115套。无论从签约数字、认购数字,还是从整体的成交比看,海梓府的成交都是敬陪末座。同样的条件下,降价走量的压力就更大一些。
类似的还有通州台湖区域。东亚印象台湖在4月初“降价”开盘,也是已经感受到区域供应增加的潜在压力。
当2012年年底印象台湖一期开盘时,台湖区域还只有这一个新盘。而到去年底,台湖区域已经多了数个新项目,包括泰禾1号街区、首开万科公园里以及世纪鸿项目。
接近印象台湖项目的人士对记者表示,相对于万科的品牌优势、产品的区位优势,印象台湖必须更坚决地快速跑量,才能从区域竞争中胜出。
包括亦庄、台湖以及通州核心区(“五一”期间,通州核心区的K2清水湾推出1.7万元/平方米的特价房),都是近年来供应比较大的区域。
最新统计显示,今年2月以来,北京楼市库存开始增加。5月10日,北京商品住宅新房库存重新站回7万套,较春节后的低点5.5万套增加了1.5万套左右。这创造了13个月以来的新高。
需求受抑
金隅嘉业旗下两个自住商品房项目吸引了24.4万家庭,这大体相当于北京市场两年的新房交易量。而两项目所能提供的自住商品房不过5000套。
谈到今年楼市成交的下滑,许多业内人士都会提到自住房的影响。
在“五一”前那次著名的“毛
氏演讲”中,毛大庆提到,过去一年多,土地的放量,尤其像北京自住商品房用地的上市,形成了一种“虚拟供应”的现象,引发买房人短期对市场的观望,许多刚性需求都趴在自住商品房上,不动了。
根据北京的计划,去年和今年,合计要推出7万套自住商品房。但现在排队等待自住商品房的数字远远多于7万。
金隅嘉业旗下两个自住商品房项目,汇星苑核验家庭12.8万户,汇景苑核验家庭11.6万户,两个项目就吸引了24.4万家庭。而这两个项目所能提供的自住商品房不过5000套。
这样一个20多万的数字是什么概念?在北京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志看来,这大体相当于北京市场两年的新房交易量。根据来自地产机构的统计,2013年,北京共成交商品住宅新房11.89万套。
虽然诸如陈志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自住房优先政策的存在,大量没有优先资格的买房人被摇中的几率很小,所以自住商品房带来的这种观望并不理性。然而这种观望确实已经形成了。
除自住房分流了商品住宅需求外,北京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自去年末,信贷政策的收紧,才是导致当下楼市趋冷的关键所在。一方面,首套房贷收紧对市场的支付能力影响非常大。以购房者买一套总价200万元的房子首付30%,贷款140万元计算。利率从去年底的8.5折抬高到目前的基准上浮,以上浮5%计算,140万贷30年,月供就从之前的8008元上升到9199元。另一方面,二手房交易放款时间平均在3个月左右,相比往年拉长一个月以上,导致很多交易停滞。
策略分化
业内人士认为,降价会不会继续,北京楼市成交能否稳步上行,都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
面对市场的下行,除了推出特价房,不少房企也做了一些策略上的调整。
在亦庄区域,保利与融创开发的枫丹壹号是近期为数不多涨价的项目。5月10日,枫丹壹号开盘,价格从上一期的34000多元/平方米涨到39000元/平方米。不过相对于去年10月一次推出499套房源,这次枫丹壹号只推了200多套房。
“小量多推”成为当下不少房企的应对之道。
此外,在推盘结构上,有的房企近期主推低总价的房源,打出性价比的概念,撬动更多的客户群。如龙湖·双珑原著,泰禾·北京院子,近期都在推售低总价的平层而非别墅产品;林肯公园的开发商和裕地产北京营销中心总经理王骞对记者表示,近期推出的32000元/平方米的房源和之前36000元/平方米的房源,分别是A区和B区,规模、园林配套都不一样。两边的房源同时在售主要是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处在调整中的开发商也对市场走势表现出乐观期待,包括央行有关信贷政策的表态。
王骞认为,开发商“真降”的很少,更多的还只是一种策略安排,随着政策利好的增多,楼市也会有更积极的变化。
不过张大伟等业内人士则认为,降价会不会继续,北京楼市成交能否稳步上行,都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如果政策不变,自住商品房继续推出,北京楼市的降价也只会继续。 新京报记者 张旭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北京 降价 楼市 万科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