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委员讲堂委员讲堂

儿童药:不应是成人药的减量版

2014年05月28日 14:29 | 作者:刘喜梅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现状待改

  “造成儿童专用药品在我国药品生产领域常年遇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为儿童用药的开发周期长、利润低、成本高、风险高。”刘新文说。

  鲍义志也表示,因为儿童用药市场相比成人较小,研发成本就要高出很多。“因为儿童独有的疾病并不多,加上儿童疾病季节性很强,这造成儿童用药市场不稳定,药企销量也就不稳定,从而导致药企不愿在儿童专用药方面花工夫。”

  另外,在临床研究上,药品研发上市都要进行临床试验,一般要做三期临床,把不良反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之后才能上市。但儿童药物由于临床试验风险大,没有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冒这个风险,因而困扰了儿童用药的研发。

  “缺少政策的支持和扶持,也是药企不愿涉足儿童药研发的一个重要原因。”鲍义志说,目前国家在儿童用药方面的审批程序仍较为复杂,同时又缺乏临床试验受试者保障机制,在药品市场和药品定价、招标采购、进入基本药物和医保目录等方面,儿童专用药也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企业或其他研发者针对儿童药物临床研究利益预期小,因而积极性不高。

  “所以,要改变儿童用药成人化的现状,国家层面应该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鲍义志强调。

  加大扶持

  “建议国家在法律层面增加对儿童用药的规定,通过申请专利和市场保护来推动和激励企业研发儿童用药。”刘新文认为,应该激励医院和科研单位研究用于儿童以及现有成人药品在儿童人群中的应用信息;鼓励儿童用药的研发、生产和使用,从知识产权、疗效质量等多个角度,对特定企业生产的质量、疗效、安全性具有显著优势的儿童用药产品,给予价格扶持。

  “为鼓励国内的医药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加大儿童专用药的研发和生产,我们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做法,加大对药企的财政支持力度。如美国在《食品药品现代管理法》中用经济政策给予儿科用药6个月的市场保护期,对涉及治疗儿童罕见病的药品给予50%税收优惠等措施。”鲍义志则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优先将儿童专用药品纳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计划,设立儿童用药专项研发基金,破解儿童药品临床试验困难和阻碍新药研发的瓶颈,积极推进建立儿科临床常用短缺药品监测机制,完善儿童药品储备制度。

  在药品的审批和管理方面,刘新文建议,应该加快儿童药物注册申请审评,对药企在儿童药物注册、审评、审批环节上提供技术指导。同时需要为儿童药物设立药品市场独占期等政策,切实建立一条从政策上引导、经济上扶植、市场上倾斜、成果上保护的绿色通道。有关部门还要对有可能应用于儿童的药品详细审查其试验数据和信息,重点确定其用于儿童的用药信息以及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

  此外,鲍义志还建议对于优秀的儿童药企给予税收和资金上的倾斜。鼓励这些企业利用现有的药物资源,建立儿童用药的评估系统。通过评估,鼓励药企对儿童用药对成分或者配料工艺等进行改进,从而研发出针对儿童疗效和安全性的儿童用药,进而改善儿童服用手掰的成人药现象。

编辑:于玮琳


01 02

关键词:儿童药 儿童药缺口 委员建言儿童药 成人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