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搞收藏的特别容易没钱

2014年06月17日 09:46 | 作者:邱栎洁 | 来源:腾讯网
分享到: 

105775511

镜架

  源于这样的情结,海岩将收藏看作是自己内心的一处归宿,他可以花费几十万乃是数百万元买一件黄花梨家具,却在吃穿上斤斤计较,下个饭馆会犹豫半天,买件衣服也是便宜就好。他说:“要是说花100万买一件家具,我会觉得是捡漏了,但要说花100块买一条裤子,我就会很犹豫。其实一个人如果真正的喜欢上了收藏就会变得特别的没钱。而且我这样做家里人也反对,把日常开支的钱用来搞收藏,弄得经济上很紧张。以前我不太理解张伯驹为了一幅画,就把自己的宅子卖了,他老婆不给他钱,还躺地上不起来,觉得这就是一个故事,自己喜欢收藏之后,才真正理解他的心情。”

  一直想建立黄花梨博物馆

  分享是收藏带给人的乐趣之一,与藏友一道鉴赏藏品,交流收藏知识,是藏家很乐意做的事情。但家具收藏的小众性,让海岩不得不选取另一种方式寻求更多的知音。

  “其实我很愿意和朋友们分享家具收藏的乐趣,但这一领域太小众了,器物存世量很小,体积大,还比较贵,有能力收藏的人非常少,懂的人也不多。我经常有意无意的和一些朋友介绍黄花梨家具的好处,但很少有对上点的,你跟人家聊半天吧,人家也没有兴趣。所以只能和一些真正的爱好者交流,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马未都,还有邹静之、张涵予对紫檀、黄花梨也很痴迷,在聚会的时候,经常会聊一聊。”

  近期海岩在北京顺义一个古色古香的院子里建起了黄花梨博物馆,用以展示他收藏的八九百件红木家具。花木假山、小桥流水,地址就在离首都机场一个小时车程的北京郊区。现在,博物馆还未对外开放,但是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姚黄魏紫俱零凋:红木家具古今谈》一书中,同样也可以一窥海岩藏品的古典之美。

105775447

玫瑰椅

  对海岩来说,开立这样一家博物馆,一方面想为自己的藏品构建一个更好的去处,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特别是黄花梨家具独特魅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完成自己非常尊敬的王世襄先生的心愿。他说:“王先生是收藏界很多人的偶像,对世人重新认识明清家具起了很大作用。他曾经希望有这样一个博物馆,就是在明清样式的建筑里,按照古人的生活常态来陈设家具,这样不仅可以让人感受家具之美,也能感受到古人晨昏起居、日常生活的一个完整画面,来表现中国文化的品位和古代人的情趣。”

  对民族情趣的认同才是对文化的认同

  秉承“以藏养藏“的原则,近些年海岩将一些自己早年眼力不够时买到的一些款型有瑕疵、工艺有毛病的家具适时地转让给了他人,用结余下来的资金重又购入了多件家具精品。其中,回流自英国一件出自乾隆时期螺钿漆木屏风清宫颇为引人瞩目。海岩说,这件屏风为黑漆,共六扇,高近三米。正反两面用螺钿、描金的工艺装饰了大量的山水人物、园艺景观。在由香港转运至北京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的改变,屏风出现了较大的具有破坏性的断纹。为了保护它,海岩请教了故宫的专家,特意制作了一个恒温恒湿的玻璃柜。值得庆幸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掩护,一些裂开的漆面已经有所回复,品相得以改观。

  为一件家具的养护如此的煞费苦心,足见海岩在家具收藏上的尽心尽力。“收藏对于我既不是藏品的积累,也不是财富的增值,而是一种心灵的归宿。明清家具收藏终归是一个小众的行为,只有少数有兴趣有能力的人去负责去接纳和传承,但这又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传统家具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文化遗产,它反映着古人的一种生活习性,对中国人的礼仪姿态、审美情趣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怎么把它认识好,怎么把它往下传,对今人来说十分重要。现在国人很提倡对国家的热爱,但爱国爱的是什么?我觉得对于一个统一的民族情趣的认同,也就是对于文化的认同,才能够实现对整个民族的认同。”

编辑:罗韦

1 2

关键词:收藏 海岩 黄花梨 马未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