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政协协商
课辅班优质校怎么选?天津市政协重点提案锁定中小学生减负
书包减重怎么成了“老大难问题”
天津市政协重点提案锁定为中小学生减负
★委员观点
不再用升学率作为唯一标准,学校才能更好地按教育规律开展教学工作。
学校课后辅导班现在不让办,家长只能让孩子去社会培训机构,家长负担其实更重了。
就算就近入学了,但相对优质校存在,家长就会在其周边买房、想办法。老师流动必须尽快提上日程。
学科成绩,学校、家长都关心。但对孩子情商的关心少,我们要在这方面多做工作。
本报讯(记者张原)“国家和天津市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减负的文件和规定为数不少,已达数十份,次次引起关注,次次成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来自社会、老师、家长等不同群体关于减负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支持和怀疑的观点同时存在……”6月19日下午,天津市政协机关901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专题提案协商促办会正在召开。来自市委、市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科室负责人,政协委员、党派成员聚在一堂,直抒胸臆,坦陈己见,针对这个当前的“老大难问题”交换意见,沟通想法。大家围绕减负减什么、怎么减激烈地交流讨论着。
在今年天津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民进、九三学社市委及部分委员针对中小学生减负问题提出若干提案,针对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制止社会机构乱办班乱补习,重视青少年学生睡眠不足等问题提出提案。市政协将此类提案归纳“打包”,由市政协副主席陈永川领衔重点办理,进一步推进提案建议转化落实,使孩子的书包真正减重,还孩子健康与快乐的童年,让天津市义务教育更好地走在全国前列。
几个月来,市政协科教委组织委员围绕这个专题进行了大量走访调研,召开多次座谈会,并通过双周协商座谈会与有关部门进行专题协商。
天津市教育主管部门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今年颁布减负六项规定,从在校时间、禁止节假日补课、控制作业总量、控制考试次数、规范教辅材料使用及落实文体活动等方面提出减负具体措施。但效果如何?沙红委员认为,评价一所学校的质量,不再用升学率作为唯一标准,学校才能更好地按教育规律开展教学工作。“政府主管部门要更多吸纳教师、家长的意见,把新一轮减负增效工作落实好。如政府要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多调研,出台保护增强学生身体健康的有效措施;学校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高效学习方法。”
“为了考重点中学‘小卷’,进入推优,不少小学生从一年级即开始周末上课外班,社会上的培训机构风生水起。孩子们则再没有周末、假日,眼镜越来越厚,书包越来越沉。”
谈到目前的现状,不少委员都拿出自己调研的成果。
“政府要抓管理,对培训机构严格管理。学校下午三点半或四点半下学了,家长六点才回家,这个时间段孩子去哪儿?过去学校有课后辅导班,现在不让办,怕说是‘乱收费’。家长只能让孩子去社会培训机构,一年至少2万元,家长负担其实更重了。”李文海委员十分激动地说。
孩子的教育问题与家家户户息息相关。自己有孩子,而且周围同事都面临这个问题,金红委员觉得有责任把自己收集调研到的情况反映给有关部门。“就算就近入学了,取消‘小卷’推优,但相对优质校存在,家长就会在其周边买房、想办法。老师流动必须尽快提上日程。”
“减负减什么?学科成绩,学校、家长都关心。但对孩子情商的关心少,我们要在这方面多做工作。”
“违背教育规律,是对人性的扭曲。不少中国的孩子是按照商界领袖培养的,其实小孩子不需要学那么多东西,学到学习方法就行了。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减负,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陈永川以自己亲身经历提出了素质与能力的关系,强调减负的重要性。
记者了解到,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和市教委对委员们的建议高度重视,会前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并在不久前召开协调会,对委员建议内容进行梳理,聚焦问题、凝练对策。会上,有关负责人一一回答了委员们的建议落实情况,并希望委员们不断提出好建议,合力推进天津落实“减负”任务,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减负 天津市 市政协 提案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