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多地发开学减负礼包:校内减负、校外加压如何破?
中新网北京2月21日电(记者 阚枫)又到开学季,近期,多地教育部门为迎来新学期的中小学生送上“减负大礼包”。诸如严查“阴阳课表”、开学两周内严禁组织考试、设立“无作业日”等等,各地招式繁多的减负新政能否真正给中小学生减压?
开学季多地发学生减负“礼包”
近期,随着全国中小学陆续开学,地方教育部门出台的“减负禁令”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新学期开始,上海发布的减负新政备受关注,措施包括杜绝考试题目中的“超纲”现象,开学两周内,中小学不得组织任何形式带有学科测试性质的练习、测验和考试,等等。
上海还明确,将探索建立校长、教师信誉档案,对督导检查、信访等渠道发现的“阴阳课表”、违规进行考试和测试,组织跨校联考、教师有偿补课、与校外培训机构存在利益输送等违规的相关责任人记入其信誉档案。
新学期,同样的“减负令”也在全国其他许多城市出现。今年1月1日起,长沙市教育局发布《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六项规定(试行)》正式实施,措施包括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不得早于8时30分,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含自习)不超过6小时,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阳光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等。
根据报道,今年新学期,长沙很多学校也相继推出各自的减负新政,诸如每周一为“无书面作业日”,每周五下午为“无书包日”等。
新学期,沈阳市中小学生也迎来了减负新政,去年底,沈阳出台了被称为“最严减负令”的20条减负规定,措施细致到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初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5小时之内等。
此外,沈阳还规定,教师不得用考试分数对学生进行排名和编排座位,严禁将全班学科成绩及名次发至家长微信群、QQ群等公共平台等等,详细列出多项硬招给学生“减压”。
三令五申的减负令,你知道多少?
“减负”,这已是中国各级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的老话题,近年来,几乎每逢开学季,中小学生减负都会成为舆论热话题。
有统计显示,早在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减负”就开始出现在国家层面的文件中。自1987年中国提出素质教育概念以来,“减负”更成为中国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路上一道绕不开的坎儿。
从1988年,原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到2000年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再到2011年的全国两会上,“减负”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国中小学生的减负可谓已经“减”了几十年。
有评论指出,从中央到地方,在众多被舆论称为“最严”、“狠招”、“猛药”的减负政策之后,中国孩子们的书包甚至从“双肩包”升级为“拉杆箱”,“孩子比大人累、家长下班比上班累”的尴尬现象越发凸显。
编辑:秦云
关键词:开学 学生减负 减负 中小学生





夏威夷火山周边已有19条裂缝 不断冒出有毒气体
阿尔及利亚诞生世界最大草莓派 长度近50米
“巨型发光人偶”亮相沈阳
巴勒斯坦“灾难日”巴多地再现冲突
世界最大无轴式摩天轮正式投用
中国医疗队获赞比亚政府“医疗合作勋章”
国家京剧院推出优秀武戏展演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举行免费开放日活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