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悦读 悦读
大三学生制动态校徽爆红网络 网友:萌萌哒(图)
动态创意本是课堂作业
卜嘉伟的专业是视觉传达,制作这组动态校徽本来是为了完成多媒体课程的课堂作业——把平面化的东西做成动态。对卜嘉伟来说,虽然以前做过视频剪辑,但创作这种动态创意还是第一次。他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做得最快的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校徽,最慢的则是同济大学的校徽,“做出跳舞的动态,需要一定的绘画功底。”
卜嘉伟告诉北青报记者,老师布置这组动态创意作业后,特别叮嘱他要有一些特别的创意,“当时正好有同学在为我们学院设计logo,我就联想到如果让高校的logo动起来会怎么样。”最先被卜嘉伟拿来“实验”的是人大的校徽,主要是因为人大的校徽画面相对简单,只要画一个动起来的人再复制就可以了,“也是因为人大的校徽给我比较多的联想。”
其实,校徽能不能“动起来”与校徽本身的设计有直接关系。卜嘉伟说,自己按照排名,将高校的校徽逐个找到,凡是能够给他一定创意空间的就选出来。比如,“北大”两个字在卜嘉伟看来很像某种软体动物,华中师范大学校徽上的“华”则像一个在笑的眼睛,没有联想的他就会先跳过去,“简单的几何形最不好做,倒是复杂的图形可供创意的点比较多。”
恶搞校徽引发争议
相对于第一季在人大校徽设计上的搞笑和在清华校徽设计上对奶茶妹妹恋情的调侃,卜嘉伟的第二季作品被网友评价为“搞笑少了,但创意提升了不少”。
第一季“大学logo动起来”推出后,多数人为卜嘉伟的这一创意“点了赞”,但也有网友留言,校徽凝聚了一所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卜嘉伟的设计有“恶搞之嫌”。在采访中卜嘉伟承认,在这些校徽的设计者面前,自己确实是在“班门弄斧”,而且第一季的作品并没有太多地考虑校徽本来设计含义,完全根据图案的结构与外形进行创意联想。“再做的话会更多地考虑校徽本来的意义。”卜嘉伟举例说,在设计第二季中国传媒大学的动态logo时,他考虑到校徽上的三个颜色是光的三原色,所以将三原色组合成为千变万化的色彩。
网络上的“盗图”和模仿确实困扰了卜嘉伟一段时间,但现在他已经不再纠结。在他看来,动态logo并非只是简单的动画,要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比如陕西师范大学校徽中的“师”字就被他设计成“抓娃娃机”,他希望表达的寓意是老师教学生就像“永远夹不到娃娃的夹子”。
截至目前,卜嘉伟已经做了两季共16所高校的“大学logo动起来”系列。第一季耗时一个多星期,而到了第二季只用了一天半就推送到网上。至于第三季的设计,卜嘉伟表示“那是个秘密”,“创意就是想你想不到的东西”。(记者 董鑫)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动态校徽 复旦大学 大三学生制动态校徽 中国人民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