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城市化不能以农村空壳化为代价 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弘扬乡贤文化
乡愁牵动乡贤,乡贤回乡则能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有学者认为,当前中国需催生新的乡绅阶层,这对传统乡村文化的重构、乡村社会的稳固作用巨大。
基于这一考虑,绍兴在重构乡村治理的计划中,把发挥乡贤作用纳入其中,呼吁退休的官员、专家、学者、商人回乡安度晚年,以自己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等反哺桑梓,以延续传统乡村文化的文脉,使回乡的乡贤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近年浙江鼓励浙商回归,其实更应该鼓励浙贤回归。”钱建民说,“乡村要繁荣,离不开城市的反哺,乡贤回乡就是城市对乡村的一种反哺。过去 乡村精英学而优则仕,年壮在朝为仕,年老返家为绅,由官宦到乡绅,这是中国传统读书人的人生轨迹。这些人回乡后,以自己的成功人生为乡村树立起人生和道德 的榜样。今天,从乡村走出去的精英成为典范,在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之后,在城市无所事事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如果他们能回到乡村,对乡村社会影响巨大,哪怕什 么也不做,他们身上发散出来的文化道德力量对乡民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呼唤乡贤回乡,对重构乡村文化意义重大。”
重构乡村文化,发挥乡贤作用,“乡贤文化的上虞现象”堪称典范,这正是王志良吁请在全国推广乡贤文化研究的建议所涉及的内容。
“乡贤回乡的上虞现象”
东汉哲学家王充,东晋名相谢安、山水诗人谢灵运,近现代国学大师马一浮、罗振玉,教育家经亨颐、夏丏尊、陈鹤琴,气象学家竺可桢,光明日报 首任总编辑胡愈之,“中国当代茶圣”吴觉农,园林学家陈从周,著名导演谢晋,中国奥运之父何振梁,对国人来说,这些硕彦鸿儒震古烁今,而他们都是上虞的乡 贤。
丰富的乡贤资源使一个机构诞生:上虞乡贤研究会于2001年成立,宗旨是“挖掘家乡历史,抢救文化遗产,弘扬乡贤精神,服务上虞发展”。 “上虞成功人士遍布全国各地,是上虞的宝贵财富。不加抢救,过几代他们就会淡忘了籍贯,忘了自己的根。”会长陈秋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年,研究会的 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抢救乡贤。”
据陈秋强介绍,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申奥功臣何振梁引起关注。有信息透露,何振梁是上虞人,乡贤会获悉后马上展开调查。何振梁对自己 的祖籍记忆模糊,乡贤会很快掌握了大量证据,证明他确是上虞人。乡贤会马上在媒体上刊发文章《为乡贤何振梁喝彩》。看到文章和证据,何振梁感激乡贤会为他 搞清了一个连自己都不太清楚的问题,欣然承认自己的祖籍。
乡贤会成立之后,一直真诚为乡贤提供服务。“稀土之父”徐光宪,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是上虞汤浦人,但因久居外地,连自家的祖坟也找不到 了。陈秋强偶然获悉此讯,便一次次赴汤浦寻找,终于在下徐村找到了徐家祖坟,遂联系一家企业捐资对徐家祖坟进行修缮。徐光宪闻此深为感动,邀在美国的女儿 和外孙女专程回乡祭祖。徐光宪真诚地对陈秋强说:“我们将永远铭记家乡的恩德。如果我和孩子们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务请告知。”
编撰《虞籍名士通讯录》,开展“走近虞籍乡贤”采访活动,开辟“上虞乡贤名人展厅”,乡贤会的工作使乡贤文化成为上虞的一个窗口、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对外文化名片。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乡村 乡贤 文化 农村 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