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长春市政协建言用制度撑起食品安全的“蓝天”
市政府将吸纳落实专家的意见建议,进一步理顺权责关系,明确工作分工,着力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
“只有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市政协特聘专家孙春燕指出,当前长春市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存在着建设投入不足、监管缺乏公信力、社会参与度较低等问题。她建议,应加快制定和完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和政策,强化对食品质量入市、交易、退市全过程的可追溯监督,严格监督经营者做好食品质量入市查验,实现食品原材料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跟踪”。
“应科学规划统筹协调,维护食品安全制度建设的权威性和示范作用。”市政协特聘专家卢静建议,尽快出台地方性实施细则,扩大食品安全制度的覆盖面,加强和完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和公示制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及企业“信用证”制度,深化诚信企业试点工作。
专家刘静波提出,可将目前分散的检验检测技术机构合并设置,构建全市统一的公共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平台。同时,加大网络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专家刘景圣认为,应严控各项生产管理标准,严格执行加工环节设备、原材料和人员要求标准,严格执行添加物和辅料使用标准和剂量,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进行操作。
听取了4位特聘专家代表课题组的专题发言后,长春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晶莹对课题研究成果充分肯定:“围绕推进我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市政协以民生情怀和专业视角组织专家深入调研,发现问题精准,意见建议中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她表示市政府将吸纳落实专家的意见建议,进一步理顺权责关系,明确工作分工,着力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为市民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食品 安全 市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