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云南重金治湖 治理速度跟不上污染速度 省政协委员公开呼吁
要完成这些基础设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李继显表示:目前政府到位6亿元资金,将抓紧修建环湖排污干渠,但还需要寻找更多的资金。
围湖开发
保护区内众多商业项目,都从政府拿到规划许可证
“不能让抚仙湖成为第二个滇池。”在今年初的云南省两会上,云南省政协委员公开呼吁:2014年3月,云南省环境科学院张晓旭等人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抚仙湖部分区域接近Ⅱ类水,整体处于I类水。
李继显也曾公开表示,洱海正处在一个临界点和敏感期,稍不留意就会走向第二个滇池,只要不下雨,不刮风,有太阳,三种情况同时出现,洱海就可能出现蓝藻,“尤其是在八九月份秋老虎的时候最危险”。洱海在2003年,2008年,2013年都曾大面积暴发蓝藻。
对待这样脆弱的湖泊,发展旅游的正确选择应该是“借湖观景,离湖开发”,段昌群认为。近5年,云南省陆续出台了滇池、抚仙湖、洱海保护条例,今年又通过了《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这些条例基本规定湖岸100米范围内为一级保护区,从一级保护区到湖泊周围山体属于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房屋,二级保护区里限制建房,湿地内禁止建房。
但是无论在滇池,还是在抚仙湖和洱海,都可以发现,大片湖岸不仅被传统的村庄和农田包围,在近两年内又修建了大量以旅游、养生为名的房地产项目,甚至还有高尔夫球场。一些湖岸边的山体上,树木被砍伐,山体泥土裸露。地方政府表示,这些项目都在环保法律生效前拿到了规划许可证,属于合法项目。
2013年开始实施的《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明确规定,滇池一级保护区内禁建房屋,二级保护区内禁止开发建设其他房地,可以建设符合滇池保护规划的生态旅游、文化等建设项目,但各行政主管部门在报昆明市政府批准前,当有昆明市滇池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滇池 洱海 仙湖 湖泊 省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