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村民讲述新疆狼群袭人事件 凌晨进村咬伤六人
村民砍死一只狼
虽然没见狼,庄新佳几人却不敢闭眼休息。“狼去哪儿了我们也不知道,害怕狼再伤人,我们就四处巡查。”庄新佳说。
凌晨3时40分,庄新佳又接到了报警电话,称有两名村民被狼袭击受伤,正被送往乡里的医院。
“我刚赶到医院,就看到一辆皮卡车开了过来,有两人满脸是血地坐在车面。”庄新佳说。
经了解,这两名受伤村民是夫妻俩,丈夫周建喜手被严重咬伤,他的妻子主要是被抓伤。
正在了解情况时,4时10分,庄新佳又接到了报警电话,说又有村民被狼咬伤,还打死了一只狼。
“我立即赶了过去,看到村民马玉杰正推着小车往外走,小车里装着一只被砍死的狼。”庄新佳说,“我问他干嘛去?马玉杰说要把狼埋了。他说知道狼是保护动物,但不打死它,狼就要伤人。”
事发当天,村民林素珍左耳被狼咬掉,脖子后侧被咬伤。伤情严重,被送到自治区人民医院救治。
在医院的病房里,记者见到了林素珍和她的老伴。因为要做手术,林素珍头发被剪光,鼻子、右耳、脖子上都缠满了纱布,纱布周围还能看到黑色的血迹。她半躺在床上,说起那天的事,就闭起了眼睛。
“就一天时间,爸妈好像一下子变老了,变得很脆弱。”林素珍的儿子对记者说。
林素珍的老伴景万福后背、前胸、手、脸……被狼抓伤咬伤。“我这点伤没啥,主要是老伴,右耳没保住,都怪我当时没保护好她。”景万福说。
“往常也听说过狼伤害羊群、马群之类的事,但攻击人还是第一次遇到,想想就后怕。”林素珍的儿子说。
狼害事件日益增多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疆北部的狼一度很多,那会儿,狼昼夜偷袭羊群,草丛和灌丛中经常会有狼藏匿,人和牲畜稍不留神,就会被窜出来的狼袭击。为消除狼害,政府曾提出“打死一只狼,奖励一只羊”的口号,号召全民掀起打狼除害运动,还向牧民、民兵配发枪支弹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新疆北部的狼几乎被打得销声匿迹,但这又使得老鼠和野兔到处横行成灾,很多草场被破坏。
1989年,为恢复生态环境,狼被国家列入二级保护动物,我区牧场、兵团团场全面收缴枪支。2008年前后,狼害又开始在北疆逐步重现,尤其是近些年,狼袭击家畜的事件更是一年多过一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狼对家畜的危害日益凸显,部分牧区和团场为了保护牧民的利益,已向相关部门申请对狼的数量进行控制,减少其对牧民的危害。
据自治区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突发性或灾害性事件发生时,可以向林业主管部门申请猎捕,但必须要经林业部门批准,获得猎捕手续后,才可对狼进行猎捕和种群数量的控制,但如何科学控制数量,至今仍是空白。
针对牧民提出的狼多成灾的说法,新疆生态学会理事长、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国映分析认为,北疆部分地区之所以出现狼害,并非农牧民所说狼多所致,而是当地牛羊等牲畜增多、人类活动范围扩大,牛羊和人类的活动范围挤占了狼的生存环境,导致狼的生存空间日渐狭小,被迫与人类发生冲突。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康也认为,目前,狼并未出现增多的趋势,从近几年一些保护区黄羊、北山羊、盘羊、野兔等野生动物数量有所减少来看,狼害的频频发生,有可能是因狼的食物链(黄羊)出现危机,狼才来到人的居住区危害家畜。
杨维康说,狼处在食物链的顶端,对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若对狼的数量进行控制,首先要对“狼害”区域、狼的分布、种群数量、生态环境容量等方面进行科研调查;其次,要对当地畜牧业生产方式、牧民和狼冲突的原因进行调研;再者,还要对黄羊等狼的食物链构成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根据上述调研结果,有了科学的依据,才能决定是否该对狼的数量进行控制。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新疆狼群袭人 新疆 喀拉卓勒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