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话·数据话·数据

巨亏马钢海外1.1亿收购 抄底恐成背包袱

2014年08月15日 09:18 | 作者:杨玉华 杨烨 |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技术国产化短期难落地

  记者从马钢方面获悉,尽管法国官方对马钢收购瓦顿十分关切,并给予了马钢产品欧洲市场认证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同时迫切期待其高铁轮轴产品能进入中国市场,但受制于现有认证周期长等因素影响,目前收购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尚难落地。

  对于马钢而言,似乎根本经不起这样漫长的等待。《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2012年马钢巨亏38.63亿元,2013年通过出售部分非钢资产艰难扭亏实现利润1.57亿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亏损4.45亿元,随后今年一季度马钢再次回到亏损状态,亏损额达4.46亿元,而从上市公司半年业绩快报来看,日前A股共有15家钢企发布了上半年的业绩预警。其中,马钢股份“预计2014年1月至6月累计净利润可能为亏损”。

  记者根据中钢协内部统计得知,上半年25家处于亏损的钢企中,亏损超过5亿元的钢企7家,亏损额达到53.22亿元,占整体亏损额的69.32%,马钢则位列其中。

  “即使是在上半年大多数钢厂都实现扭亏的情况下,马钢的业绩水平仍然不如人意,可以看出下一步马钢扭亏的压力非常大。”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他表示,特别是在整体行业盈利水平持续低迷,银行系统严格信贷审查的情况下,一些企业资金风险加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马钢进行收购,即使是一家破产公司,也需要格外审慎。

  一位钢铁行业分析师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坦言,马钢采取的是资产全收购的方式,就意味着除了收购支付的折合人民币1.1亿元外,马钢还必须要承担其债务、员工、后期经营和公司整改等多方面事项,无疑会给马钢进一步增加资金成本。

  “目前来说,这项尖端技术想要顺利国产化,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这对于已经深陷亏损的马钢来说,恐怕会在本来已经非常紧张的资金链上,加上一个很大的包袱。”上述人士对记者说。

 

编辑:罗韦

01 02

关键词:马钢 收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