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温州服装业倒塌:炒房致迷失 不计风险转型致败局

2014年08月18日 10:17 | 作者:陈时俊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转型之困:低毛利倒逼多元化?

  除经营者欠缺风险控制意识,用多元化经营贴补主业低毛利的思路,事实上也令温州服装产业失血严重。

  人口红利消失所带来的用工成本飙升,使温州服装业原已相当一般的利润变得更为稀薄。郑晨爱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2008年之前,温州服装用工市场的一个劳动力平均只有两万五的年薪,时至今日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五万,六年的时间翻了一番。

  “五百个工人的成本增加,就可以耗去公司一千多万的利润,而较大型的企业员工都在千人级别,这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提高售价获得利润的做法,似乎也很难推行。观察人士指出,单纯的营销变阵带来涨价的行为,在全球化的买方市场中收效甚微,而希望通过设计与科研的升级带来回报,又必须承担前期的巨额成本和考虑后期的风险因素,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们面对着种种矛盾。

  “如今温州的服装企业都在想办法提升员工效率,进行成本管理。有的企业选择减少用工,代以机器来降低成本;有的则通过培训,做一些科技应用,千方百计地降低劳动力成本。”郑晨爱表示。

  这时,巨大的转型诱惑,就出现在服装企业主们面前。

  2013年下半年,温州市出台了极具风向标意义的《关于扶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若干意见》,明确“计划到2015年温州市实现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800兆瓦以上,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瑞安经济开发区于当年10月底前完成规划。”

  在国家级别与浙江省级别的政策基础上,温州市还表示将加补额外电量补贴。凡是在温州注册的光伏企业,其在温州市新建光伏发电项目,都将根据其每年的发电量获得温州市对其每度电0.1-0.2元的补贴,相当于保证基本盈亏。

  由此一来,众多的传统企业开始转型进军清洁能源。曾引发外界巨大热议。

  庄吉“造船”:十年南柯一梦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温州的“造船热”上。相较于宁波、台州等浙江省内传统船舶重型制造城市,温州的造船资源原本并不突出。而随着政府部门频频吹动的转型造船“春风”,不少服装、小商品制造企业争先恐后地进入到这个全然陌生的领域。

  曾经的西服制造大户庄吉服饰,便是其中的典型。始建于2004年的庄吉服饰,正如其公司名所显示的,一直以服装作为核心主业。服装生意一度使其获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以及“中国服装十大影响力品牌”等殊荣。

  但从十年前开始,庄吉方面向外部延伸的野心逐渐强大,且都是做非相关领域的多元化经营,在船舶、矿业、房地产等领域多有涉足。

  2004年,庄吉方面出资成立庄吉船业,该公司注册资金3亿元,总投资12.72亿元(总负债占到10亿元)。创立初期,造船业务曾为庄吉带来短暂的荣光——两艘8.2万吨散货船的订单落户庄吉,这也是温州造船史上最大吨位的船舶。

  然而,资金需求极大的造船业与投资盈亏稳定的服装产业相去甚远,2008年经济危机来袭温州,庄吉便陷入了空前的困境之中。

  船东弃船、银行抽贷的重重压力之下,服装主业根本无法解救造船新业,至2012年底,庄吉服饰濒临倒塌并且被曝涉及300亿担保圈。

  有温州当地实业人士透露称:“政府不愿眼睁睁看着这样‘名片式’的转型巨头就此破产,于是出手多处寻求接盘者,最终觅得山东如意及时出现。”

  2013年8月30日,一家名为“温州庄吉服饰有限公司”的服装企业成立,济宁如意投资有限公司和庄吉集团分别出资51%和49%。法定代表人为山东如意集团董事长、总裁,山东如意董事长邱亚夫。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得到的最新消息,如今庄吉原有已下单的船交由交通银行等几家银行接手,银行直接注资给船承包商。造出船只后,马上以超低价拍卖掉,价格甚至低至市场价一到两折。庄吉造船本身的机器和厂房也已被拍卖完毕,只等消化掉当初对外盲目投资的这一批订单后,造船业就会从庄吉被整体割除。

编辑:罗韦

01 02 03

关键词:服装 温州 企业 转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