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生命在舞动中绽放
———北京市首家残疾人青少儿艺术团小记
教室内孩子在专心练习舞蹈动作
教室内孩子在专心练习舞蹈动作
教室内孩子在专心练习舞蹈动作
教室内孩子在专心练习舞蹈动作
“小手伸直,把肩膀打开,好的,非常棒……”
8月27日下午,北京市西城区残疾人联合会的残疾人文体活动中心舞蹈教室内,几名四五岁的孩子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专心地练习着舞蹈动作。
如果不是因为老师说话的声音有意的特别大,单看孩子们娴熟的舞姿,你根本不会意识到这是一群残疾孩子在跳舞。事实上,这些孩子中大多有听力障碍,她们是戴着助听器在舞蹈。她们,就是北京市首家面向残疾儿童免费招生和训练的艺术团——西城区残疾人青少儿艺术团的成员们。
“艺术团让我们感到特别温暖”
娃娃今年还不满4岁,身材瘦小的她虽然听力有障碍,但性格很是活泼开朗,见人就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每当听到音乐响起,戴着助听器的她总是会不由自主地随着节奏欣然起舞。
除了学会老师教的舞蹈动作外,娃娃还有不少自己独创的舞姿。“孩子可爱跳舞了。”娃娃的奶奶告诉记者,由于有听力残疾,孩子以前的性格比较内向。
“自从接触到舞蹈,孩子的笑容越来越多,性格也越来越开朗。”让娃娃的奶奶颇感骄傲的是,在不久前北京市聋儿康复中心举办的诗歌舞蹈大赛上,娃娃的舞蹈节目得了特等奖。“这对孩子自己、对孩子的父母和我们都是一个极大的鼓励。让我们更加有信心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娃娃奶奶说。
相比起娃娃来,5岁半的紫涵显得有些羞涩。紫涵不大愿意和陌生人交流,不管奶奶怎么叫她,都只是一个人坐在角
落里不吭声。但是,一看见舞蹈老师走进教室,小紫涵的脸上立刻明显地释放出喜悦的神情。随着舞蹈训练课的开始,紫涵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改平时的羞涩腼腆,在舞蹈老师的口令和音乐声中翩然起舞,挂满微笑的小脸上也开始灿烂起来。
艺术团里还有一名叫可可的孩子,舞蹈训练中显得两腿有些僵直,连简单的一些舞蹈动作都很难跟上节拍。但是舞蹈教师很耐心,她一边重复播放着音乐,一边缓缓拍着孩子的双腿,轻声鼓励。“孩子特别开朗坚强,她永远是开心的、微笑的。”北京市西城区残疾人青少儿艺术团负责人石苏告诉记者:“可可是个轮椅舞蹈的好苗子。”开朗的可可并不在乎自己的舞步是不是跟得上节拍。她很单纯地喜欢艺术团、喜欢跳舞、喜欢和小伙伴们在一起。
“孩子4岁时得了急性脊髓炎,当时全瘫,能恢复成现在这样已经是奇迹了。”可可的母亲疼爱地看着女儿:“我们都很喜欢这个艺术团,喜欢老师。我不想让孩子远离社会,艺术团让我和孩子感受到社会的关爱,特别温暖。”
“艺术是帮助她们成长的翅膀”
近年来,随着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各种文艺演出的大获成功,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励志精神鼓舞和震撼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其实残疾人艺术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的体现,艺术对残疾孩子成长的帮助是巨大、有效的,是帮助他们成长的翅膀。看着眼前的几个孩子,我由衷的感觉,她们的生命在舞动中绽放。”石苏告诉记者。
“残疾人艺术,是于黑暗中体味光明,于无声中感悟音律,于残缺中寻求完美……这种艺术训练首先对残疾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很多残疾孩子因为身体残疾,往往会觉得自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从而在心理上容易有阴霾。如果通过艺术训练,让残疾儿童和他人接触,在艺术的世界里找到自信,找到充实感,那么对这些孩子心理上的健康成长是有着极大好处的。”石苏说:“例如娃娃,在诗歌舞蹈大赛上得了特等奖之后,整个人性格都开朗活泼了很多,更是自信了许多。”
此外,任何父母都不可能呵护孩子一辈子。“一个残疾孩子,如果能够尽早地接触外界,接触社会,对孩子的成熟长大有着很大的帮助。而艺术,就是这些残疾孩子接触社会、融入社会最好的载体与形式。”石苏表示。
目前不少残疾儿童家庭大多负担很重,已没有经济能力再让孩子参加额外的艺术培训。针对这一现状,去年年底,北京市西城区残联开始筹备成立残疾人青少儿艺术团。
北京市西城区残疾人文体活动中心负责人表示:“成立残疾人青少儿艺术团,就是想让这些残疾孩子与他们的同龄人一样,丰富残疾孩子的文化生活,打造一个让残疾青少年展示才艺、才华的舞台。”
最开始,石苏筹划中的艺术团师资力量很强,都是聘请的专业老师。具体课程包括古筝、葫芦丝、架子鼓等乐器培训,声乐培训,舞蹈培训和戏曲培训。每项培训课程全年不少于45课时,每课时不少于50分钟。“而且我们所有的课程全部都是免费授课。”但让石苏出乎意
料的一个情况是——艺术团居然招不到孩子。
“希望有更多的残疾儿童加入我们”
据了解,最开始艺术团计划招生30人左右,招生范围主要是北京市西城区户籍4岁至16岁的各类残疾儿童。
“后来降低为3至16岁。”石苏说:“因为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居然招不到更多的孩子。长期能坚持来训练的孩子更是只有4名。而据统计,整个西城区办理了残疾证的16岁以下孩子就有近400人。”
据了解,石苏和残联的工作人员在筹备艺术团时,通过各个街道办事处,联系了不少残疾儿童的家长,很多家长都表示非常希望和愿意孩子参加艺术团活动,但是一具体到某一天来参加培训的时候,家长们却又往往不会带孩子来。
对于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石苏认为一是残疾儿童的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不愿意孩子过多接触社会。二是有些孩子本身残疾比较严重,不适宜参加艺术活动。此外还有一些家长因为抽不出时间、交通不方便等原因,也不愿意带孩子来参加艺术团的训练。
艺术团刚开始是想只接收西城区的残疾儿童。“但现在,只要是北京市的残疾孩子愿意来,我们都接收。”石苏告诉记者。
“我们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和宣传,能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让更多的家长知道我们这个残疾儿童艺术团,让更多的残疾儿童能加入进来,帮助他们健康、全面地成长。”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西城区残疾人青少儿艺术团 听力障碍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