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古玉品鉴:杀牲埋玉的盟誓
山西侯马秦村盟春秋晚期盟誓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玉璧。
山西博物馆藏侯马盟书
春秋时期,变革与战乱频仍,旧秩序日趋瓦解,“公室衰微”,“政在家门”,不仅周天子权力旁落,形同虚设,不少诸侯国的政权也为卿大夫把持。出于政治上与军事上“合纵连横”、党同伐异的需要,国与国之间、卿大夫与宗党之间歃血为盟、约信明誓的“盟誓”活动风行一时。山西侯马和河南温县春秋晚期盟誓遗址的考古发现,则揭示了史书上没有记载的宗党间盟誓活动的鲜活细节。
据考证,侯马盟誓遗址的主盟人是晋国六卿之一的赵简子,而温县的主盟人则是同为晋国六卿之一的韩氏。两处盟誓遗址发现的数百个长方形或椭圆形盟誓坑(“坎”)内,都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玉器与牛、羊、马等动物,以及朱书或墨书的玉石约信文书——“盟书”。
侯马盟誓遗址出土玉器200余件,种类有圭、璋、璧、联璜璧、环、珑、琥、玦、刀、戈、钺、矢形器和一些长方形、圆形以及不规则形的玉片等。这些玉器依据在盟誓坑内的出土位置,以及器表是否书有文字,可以分为盟书用玉与祭祀用玉两大类。
盟书用玉主要是圭、璋、璧等玉器。其中,制作规整的长条尖首型玉圭,是春秋盟誓遗址中出土最多的一类玉器,是“盟书”的主要载体,体现出西周命圭制度对于春秋盟誓仪式的深刻影响。这些长度不一,宽度大多在1.3厘米以上的玉圭上,大多用朱砂书写着密密麻麻的盟誓誓词,誓词内容一言以蔽之,就是别背叛誓言,否则要你好看。
另一类祭祀用玉,大多出土于盟誓坑北壁下特意掏挖的小壁龛内,一般龛内放置一件璧或璋,多的放有三至八件玉器。这些祭祀用玉中,不少是前朝的遗留物,如商代的琥形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璧、联璜璧、钺、刀、璋等,甚至还有一件典型的良渚文化玉璧。有意思的是,这些祭祀玉器多数被有意地分割切薄,像玉璧,很多厚度只有0.2厘米,最薄的仅0.05厘米;璋、钺、戈、环等玉器的厚度,同样大多只有0.5~0.1厘米。这些事先被特意切薄的玉器和牛羊等动物,都是盟誓仪式上奉献给神或祖先的祭品。
此种将玉璧等玉器用作祭品的理念,显然源自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以玉事神的用玉传统。只是,春秋时期,玉圭与玉璧脱颖而出,逐渐成为祭祀天地和祖先活动中最为常见的玉礼器组合,而且还开创了重质不重文的祭祀用玉习惯。
编辑:付裕
关键词:古玉 良渚文化 侯马盟书 盟书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