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盘点这些年杀伤力巨大的“熊孩子”们 到底如何纠正?
被割断安全绳,吊在高空近40分钟的施工工人。
割断生命之绳
事件:2014年8月25日,因为嫌楼外施工的电钻声太吵,正在8楼屋内看动画片的小男孩,一气之下用小刀子将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绳割断,施工者说看到孩子割绳就马上出声喝止,但小孩还是不听,等消防大队紧急出动后才将人安全救下。
年龄:10岁
结果:“熊孩子”承认错误,并让父亲出面道歉,赔偿给工人一根新的安全绳。
乱扔打火机
事件:2014年9月10日上午,武警医院急诊科接诊的一女伤者,捂着眼睛哀号不停。她在施井一茶水炉边灌开水时,一名3岁顽皮男童将打火机扔进热水瓶。热水瓶突然炸开,来不及反应的女子被滚烫热水溅了一脸。
年龄:3岁
结果:经医生诊断,女子半边脸浅表性烫伤,左眼眼角膜受损。
上述事件令人痛心,但这些只是“熊孩子”强大杀伤力的极端表现,小编希望大家对“熊孩子”不要产生偏见,毕竟这世上善良可爱的孩子占大多数。“熊孩子”何以成为“熊孩子”,看看心理专家如何解析攻击性行为的背后原因。
熊孩子为什么“熊”
中科院心理学研究员王极盛说,成长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很强,对外界的一切信息都很敏感,当动画片中的片段,网络上的新闻对孩子产生吸引时,孩子会不自觉受到暗示和感染,不知不觉会模仿相同的行为。家长应该控制和引导孩子接触的信息内容,当孩子犯错时用商量、讨论的口气帮助孩子明辨是非,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据研究表明,犯极端罪行的孩子家中,父母经常出现暴力行为或管教不当。
如何纠正“熊孩子”
王极盛说,在1800例中国家庭父母子女关系研究中,有30%的家长过度关心孩子,还有30%的家长过分监督和干涉孩子,打骂或使用暴力的家庭占10%,最后30%的家庭对孩子采取温暖、民主、理解的态度。而他曾研究的400名省级高考状元家庭中,展现了成功孩子家庭的规律性,父母无不对孩子“温暖、理解且民主”。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注意自我情绪管理,尽量避免不分轻重地管教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气氛,和孩子做朋友,毕竟“爱”是这世上最强大的力量。
如何将调皮捣蛋的“熊孩子”培养成根正苗红的好青年,各位父母看官们,心里有谱了么?
新京报新媒体编见习编辑 凌晨 综合新浪网、新京报网、人民网报道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熊孩子 男孩高空抛物 男孩扔砖砸死新婚女 孩子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