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陈漱渝:鲁迅作品为什么要进入教材
难,但还是要读
——鲁迅作品为什么要进入教材
从根本上说,读鲁迅的书还是为了教化,为了立德,为了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
当今青少年阅读鲁迅作品会有相当的难度。难在哪里?
字难。比如《白莽作〈孩儿塔〉序》,说革命诗歌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憎的丰碑”。这句话中的“纛”(dào)指古代的军旗,现在很少用,一般学生既读不准音,书写也有难度。最近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汉字听写大会”中好像考过这个字。
词难。语言有时代性和民族性。外国的词汇中国人难懂,古代的词汇当代人难懂,但鲁迅作品中偏有许多外来语和文言词汇,读起来难免跟当代青少年产生隔膜,正如当今的老年人读不懂一些网络用语一样。更加困难的是鲁迅作品中的一些词看似通俗,但有其独特含义。比如《朝花夕拾》中有一篇《琐记》,作者回忆他在南京水师学堂读书时“一星期中,几乎整天是英文”。我原以为这里的“英文”是指英语课,其实是指“国学”之外的“西学”课程,包括几何、代数、水学……通称为“英文”。
句子难。我在读中学的时候特别欣赏鲁迅作品中的一些格言警句,如“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野草·希望》),“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这些句子当中没有不认识的字,读起来也朗朗上口,但要真正理解其深刻含义,必须有相当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
辨别文体难。鲁迅很乐意别人称他为“体裁家”。但他有些作品的文体常常难以辨别。现在的文体界限区分得越来越细密,界定得越来越明晰。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连现代短篇小说的样式都是从西方引进的。中国读者纳闷:一篇小说,怎么刚开头就会很快刹尾?他们根本没有“截取生活横断面,借一斑以窥全豹”的概念。所以,像《一件小事》这样的作品,鲁迅将它收入小说集,但未必不可视其为散文、速写。
最难的是“知人论世”。鲁迅作品涉及的人物好几千,每人都有其是非功过,都有其全人全貌。但鲁迅作品的写作又都有特定情境,针对的往往只是笔下人物的一时一事,很难据此对其盖棺论定。比如鲁迅批判过顾颉刚、高长虹、梁实秋、林语堂、周扬、郭沫若……不能因为这些人物别有其他长处或贡献,就简单化地否定鲁迅的批判;也不能因为鲁迅的批判就全盘否定这些历史人物。鲁迅作品涉及的历史事件也很多。一篇短短的《〈自选集〉自序》,鲁迅就提到《新青年》倡导的“文学革命”,提到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对于这些历史,九零后、零零后的一代自然会感到陌生。
以上讲了读鲁迅书的这么多难点,那是否干脆让鲁迅作品从教材中“大撤退”,就可以一了百了呢?这是《水浒传》中李逵抡板斧逢人便砍的鲁莽做法,决不可取。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鲁迅是一个伟大的存在。借用蔡元培先生的话来说,鲁迅是中国旧文学的殿军,也是中国新文学的开山。历史的链条环环相扣,去掉其中的重要一环,整个链条就会断裂。这就叫做传承。文化传承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叶剑英元帅把读书比喻为打仗:“攻城不畏艰,读书不怕难。”这才是正理。
我多次讲过,鲁迅作品是经典,兼具文学经典、历史经典和伦理经典的功能,不仅具有审美意义,而且具有认识意义、普适意义,特别是现实意义。从根本上说,读鲁迅的书还是为了教化,为了立德,为了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鲁迅文化活动的宗旨是为了“立人”,他对国民性中的负面因素进行了广泛解剖,也对塑造新型民族性格提出了正面主张,是取之不尽的精神资源,决不能出于短视弃之如敝屣。
如何克服阅读鲁迅的困难?我曾提出过很多办法,如循序渐进,情感灌注,细读精读,等等。再补充一个胡适的读书方法———“致知后读法”。这是一种力求“沟通文理”的现代通识教育法,其依据就是知识的触类旁通。要精读一种书,必须博览群书。胡适举例说,古代很多学者读不懂《墨子》,后来普及了光学、几何学、力学的知识,《墨子》中的很多内容就迎刃而解了。要解决我前面提到的“知人论世”的问题,也必须大量阅读鲁迅作品之外的相关书籍。比如要正确评价鲁迅和梁实秋的论争,就必须阅读梁实秋本人的文章。“只有跳出鲁迅,才能走进鲁迅”,这就是我晚年阅读鲁迅作品的切身体会。杜甫《戏为六绝句》中说“转益多师是汝师”,强调向各家学习,熔众长于一炉。陆游在《示子通》中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些主张跟胡适提倡的“致知后读法”精神都是相通的。
(作者系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兼鲁迅研究室主任)
编辑:罗韦
关键词:鲁迅 教材 陈漱渝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